這是她都沒想到過的問題。
雖然,老二老三的親事好,許欣蘭這邊好歹有老大陪著窮。
結果,她這波操作,倒是讓張家孤單了。
而事實上,這個機會是她給的。
“男兒志在四方,挺好的。”許欣蘭知道她擔心:“他寫信回來都說挺好的,在外面跟著師傅學武,又長了見識,還能掙點銀子。”
讓他掙三五年的經驗也行。
以后回到鎮上還可以開個武館什么的,也是一門營生。
至于再以后……沒考慮那么遠。
正月初二,各家就送來了年禮。
許欣蘭甚至天真的想著,這養女兒也挺好的啊,看看韓家的年禮簡直是要將一家子四季衣裳都包干的意思。
“有勞江媽媽了。”莫氏親自送了江媽媽出門。
“夫人留步,夫人客氣了。”江媽媽一直沒想明白,這許家是到底什么樣的大戶人家啊,這位主母雖然已到卻美貌依然。
那種美,不是風塵而是高貴,骨子里透出來的尊貴,讓人下意識的尊重不敢放肆。
回到隔壁的小院,和白媽媽談起。
“許夫人很少出門,出門也只槐樹下走走。”白媽媽道:“這許家家教極好!一看就是大家出身。”
“是啊,二少爺有福了。”
“二少爺都在發奮苦讀呢,老爺說考個舉人來年雙喜臨門。”
“聽聞舉人的田地可以免交捐稅。”
兩人就在想著,二少爺中了舉了這一百畝土就能免交租子了。
“老爺和夫人還想著到這里來養老呢,說是院子修小了。”
“還可以修啊,又修一個就成了”白媽媽道:“張家都要修院子了,我聽了那風水先生說的,他家的地基很好呢。”
“哈哈,風水先生說的哪兒不好?”只要有銀子賺沒有不好的地基。
聊了會兒天,江媽媽坐了青布氈的馬車走了。
要說這兒唯一不方便的,就是只能過一個小馬車,大一點的都不行。
就不知道,以后能不能改變了。
許欣蘭這會兒正和張楊氏說著修房子的事兒。
“先修通路鋪石板設石梯。”許欣蘭道:“那先生不是說步步高升吧,到院門口的時候就用鋪石梯。”
“好,聽你的。”張楊氏只要一想大兒子即將有一個大院子心里就高興。
總覺得自己的兒子很有本事呢,比張大柱強多了。
那家伙成親可是住的老房子,田都是佃的。
這些年,除了生了三個兒子外就沒別的造化了。
“誰說的,生三個兒子養活他們,老子已經拼盡了全力了。”張大柱瞪了張楊氏一眼:“咋了,你現在嫌棄我沒本事了?沒本事你也得受著。”
“是,你是大爺了,我什么都得受著。”張楊氏瞪了兩眼:“也好意思得瑟。”
能不得瑟,他張大柱雖然沒什么本事,但是,人緣不賴。
看,一說修房子,村里就有二十多個人來幫忙了。
挖地基,抬石頭,砍木頭,人多力量大,活兒干起來也特別快。
許欣蘭這會兒化身成了監理,每天和葉大修張大柱說著哪里哪里要怎么搞。
上古里村的人都知道,許家的四姑娘是修房子的內行。
“哪有啊,我只是想法多了點。”對這個評價許欣蘭有點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