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知縣是有公務在身的人,為了喝這一口媳婦耽擱了一天了。
“我中午飯就回縣衙。”楊知縣道:“夫人還是待兒媳婦三朝回門后再回府。”
陳家和韓家都是這樣處理的,別說自己家中怠慢了。
“是,老爺。”楊夫人對這個兒媳還是很滿意的,看著就是一個好的。
“倒是小六,一直在府中無拘無束的,他自己都還是一個孩子呢,這突然間就成親了,真怕他負不起一個當丈夫的責任。”
雖然不是親生,但其生母早逝一直養在自己膝下的,楊夫人表示很擔心。
“他是楊家的兒子。”楊知縣何嘗不知道,這不是夫人擔心小六,完全就是舍不得小六。
這是養在她膝下最小的兒子。
都說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幺兒,可不就是這么個道理。
不是親生也養出了感情。
楊夫人眼眶都紅了。
“夫人若是覺得這里好,可以留下來多住些日子。”既然你不想走,那就留下來了。
“我還是回府吧。”
沒得說她這個婆婆不討喜。
新媳婦進家門,都忐忑著呢,她要立在這里會怎么想。
再說了,一直說許家情況特殊,楊夫人也一直沒看出許家的特殊情況在哪里。
“也好。”不管楊夫人說什么,楊知縣都是同意的。
許家,劉氏食不知味,心不在焉。
“二娘,吃這個,我做的新菜品,嘗嘗味道如何。”
這當娘的人啊,看來是要過兩關坎坷了,一是生,二是嫁。
生孩子的時候九死一生,受盡了萬般苦難;嫁女兒的時候,心就丟了一樣。
“二娘,吃。”小五和安兒也有樣學樣。
“好了,依柔,吃飯吧,孩子就在隔壁呢,三朝回門以后天天都可以看見了。”莫氏是過來人,明白其中的酸楚。
事實上,她比劉氏經歷的更難熬一些。
許欣儀是長姐,是第一個出嫁的,嫁的還是一個尋常的百姓人家。
失落、彷徨、迷茫什么都是有的。
好在,她過得很好。
“你也別怪我狠心,自打欣儀之后,欣月我就沒這么擔心了,到三丫頭啊,我倒能正常面對了。”
“母親,到女兒的時候,你恐怕得拍巴巴掌了:這個咶噪的丫頭終于嫁出去了,總算耳根子清靜了。”許欣蘭嘿嘿笑著學了莫氏的腔調。
心道莫氏真是敢說,也不怕劉氏心里覺得這不是你生的女兒當然正常的。
再看劉氏,臉上的表情如舊,沒有想象中的爭爭斗斗場景出現。
所以說,她們真正是活出了姐妹情誼來了。
“你呀你喲!知道自己咶噪還要講出來。”一桌子的人都被許欣蘭逗笑了。
都說食不言寢不語,莫氏看著這少了三個的空位置心里也不是滋味味,什么時候家里沒規矩了,反倒覺得更溫馨。
“二娘,三姐姐出嫁了,您還有小五呢。”
女兒就是小棉襖。
素日里,劉氏對這孩子好的時間多一點,小女孩也貼心了,就這么一句話,成功的讓劉氏眼淚都給流下來了。
“是,二娘還有小五,我們小五最乖了。”摟著小家伙,劉氏的心都碎了。
可是,五姐姐養大了也會嫁出去的呀!
這話出自小崽子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