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齊聲歡呼:“好!”
知青們都拿出了自己珍藏著不舍得吃的臘肉、餅干、罐頭、白酒等等,拼出了一桌好吃的東西,高興地吃喝起來。
有了君臨集團的工作,他們就等于找到了未來和希望。
從此以后,他們再也不用擔心永遠留在這里當農民了。
雖然工作的地方還是在這里,但是坐辦公室和種田,是不一樣的。
他們不是歧視農民,只是從小在城里長大的生活環境和習慣,讓他們不甘心只是做一個農民,大家都以有一份好工作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這一晚,知青們睡得特別香,做夢都笑出了聲。
第二天,一個個精神抖擻地起來,準備去找君寧報到。
君寧收了李向黨遞過來的簡歷,笑著對他們說:“今天還沒有什么事,負責人事的李向黨、高丹丹留下來招工,其他人可以去公社打電話回家報個喜。”
辛珈主動說:“君總,給家里報喜的事遲一些再說也沒關系,我也留下來幫忙吧!”
現在正是要爭取表現的時候,辛珈也想好好努力,爭取在君寧面前留一個好印象。
其他人一聽辛珈的話,也立刻反應了過來,紛紛出言,“對啊,君總,現在正是用人的時候,我們也留下來吧!”
君寧看到他們個個表現都這么積極,也就笑著點頭說:“行,既然你們都這么有心,那就從今天開始算上班,現在已經有不少村民過來報名,你們兩個人一組,負責各小隊的招工,現在開始吧!”
眾知青齊聲應道:“是,君總。”
在君寧帶著眾知青開始招工的時候,旁邊的工地也開始轟轟烈烈地動工,建設起集農場、養殖場、食品廠等一條龍的生產集團。
村民的招工,先按每戶一個招工名額來招。
如果還有多余的工人名額,再按每一年工分的多少來招,從工分最多的人往下招,直至招工名額滿了為止。
在招工的時候,老支書還一臉無奈地對君寧說:“這一戶一個招工名額,讓昨天不少人家都分家了,那些人口多的人家,感覺不分家只有一個名額太吃虧了,所以都搶著分家。”
老支書嘆息著說完,又有些擔心地問君寧,“阿寧,這樣一來,那招工名額不會超標吧?”
其實這種情況,君寧一早就預料到了。
只要這些村民勤勞肯干,招誰不是招啊!
而且,一旦君臨集團在白鷺大隊的這個生產鏈建設起來,僅一個白鷺大隊的村民,還遠遠不夠集團所用,肯定還要往全公社、甚至全城去招人。
君寧笑著安慰老支書,“老支書,您老別擔心,他們的這種做法,我可以理解,只要大家都努力工作,就沒有問題。”
“再說了,招工指標只是給他們一個進入君臨集團的工作機會,要是招進來,他們不努力工作,也一樣會被炒魷魚的,您老不用想太多,放寬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