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喬進宮以后的日子,不能說過的不好,只能說從來就沒那么舒坦過。
每天睜開眼就有人前呼后擁的幫她洗臉、梳毛(包括九條毛絨絨的大尾巴)、換衣服,收拾好之后自然會有大廚備好一桌她愛吃的飯菜,雖說種類單一了些,但她對食物向來很專一,是肉就行。
商朝雖然農作物種類并不多,但雞鴨魚和各種家畜都已經開始大范圍飼養,這些肉畜都是吃著純天然的食物喝著無污染的溪水長大,肉質真不是后世那些圈養的大肥雞大肥羊能比的。
所以除了偶爾懷念番茄醬、炸薯條和孜然、辣椒等調味料以外,大商的伙食總體上來說她是很滿意的。人嘛,要懂得知足。
吃飽喝足之后就開始一天的社交活動,不是去姜王后那里請安,就是去黃貴妃那兒看貴妃舞劍,實在沒別的事干,還能去羋美人宮里一起吃個點心、喝點兒小酒,日子別提多自在了。
而傳說中浸淫美色、荒淫無度的紂王帝辛,從大婚那日在宗祠大殿分別之后,蘇喬就再也沒見過他。偌大的后宮,十天半個月都不曾聽聞有大王的消息。
“嘖,看來這正史也不全都可信。果然還是不能輕易相信那些所謂的權威,這跟書上寫的差別也太大了吧?”
本來還以為自己是穿越過來跟帥哥談戀愛的,結果來了好幾天了,連那張帥臉都見不到,還談個嘚兒……
“娘娘,您又自己在這兒嘀咕什么呢?”
小午端著一碟子荷花酥走過來,見自家娘娘又坐在后院的小亭子里自言自語,便笑著問到,
“這是按我教的法子做的么?”
蘇喬拿眼一打量,便看見那玉盤里盛的酥點。
大商雖然早已開始種植麥子,但并沒有掌握碾磨的技術,所以大麥小麥都只能像水稻一樣直接煮熟或者蒸熟食用,這對于吃慣了面食的蘇喬來說是不能忍的。
于是這些天在不去別的宮室串門兒的時候,她就跟幾個宮人一起呆在壽仙宮里搗鼓幾個大石塊,把它們按自己以前在老家時候用的石磨的樣子打磨平整,兩塊厚重的石板疊在一起,中間鑿一個洞用來漏麥子,四周敲打成圓形,小的在上大的在下,又鑿個洞插上一根趁手的木棒,一個簡易的石磨就做成了。
做成之后讓幾個力氣比較大的侍女輪流去拉磨,磨出來的麥粉雖然沒有后世機器打出來的那么細膩,但好在人多,多磨上幾遍,也就大概能有個面粉的樣子了。
昨天她親自上手,拿磨出來的第一袋面粉,用前一世跟著老爸學的開酥手法,做了一次老北京傳統點心荷花兒酥。小午吃過之后嘖嘖稱奇,她跟著妲己娘娘這么些年,從來都不知道娘娘居然會做飯呢!
宮里那幾位御廚不愧是大商最專業的廚娘,很快就學會了酥點的做法,幾人不眠不休的練習,今天端上來的這盤荷花酥已經很有模有樣了。
“可不是嘛,娘娘您是怎么想到這么好的法子,把那粗糙的大麥磨成比雪花還細的沫沫,再加上油這么一和楞,就成了酥香美味的漂亮點心。小午以前怎么不知道您還有這技能呢?”
“小午啊,你對你家娘娘我不能說是非常了解,只能說是一無所知吧。”
小午:“???”
妲己娘娘自從嫁到朝歌以來,怎么感覺越來越奇怪了呢?
小午也說不上是種什么感覺,就是覺得娘娘變了,說話的風格、做事的方法全都和以前不一樣了。但要真的問她更喜歡哪一個時期的妲己娘娘,她又實在很難說清楚。
以前的娘娘雖然待她也很和善,但自從知道自己要嫁到大商之后,就總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明明生的艷麗照人,卻因眉間揮不去的愁容讓人不敢多親近。
而現在的娘娘,每天樂樂呵呵的,一點兒心事沒有的樣子,成天不是在吃,就是在琢磨吃的,其余時間就在這后宮里到處亂竄,像個看什么都新鮮的小孩子。
跟她們這些下人相處也不似從前那般端著圣女的架子,而是把她們當成和她一樣的人,沒有外人的時候,跟她們一張桌子吃飯,一個屋子睡覺。說話也從不裝腔作勢、拿聲拿調,沒事兒還愛跟她們幾個親近的小丫頭耍耍嘴皮子開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