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后娘娘,您也聽到了,這個道理羋美人能理解,想必娘娘不可能不明白。人嘛,自然都是為自己考量的,農奴即便身份不如眾位金貴,但他們也是人,也想讓自己能過得好一點。
這種對美好生活的希冀,就是能讓他們更加努力去干活的動力。而這個動力,就需要靠改變現在使用的大地主占有全部土地的生產方式。
把土地還給人民,就能讓他們更拼命的去產出糧食,這樣一來,百姓生活富足了,國家的賦稅也能收的更多,豈不是兩全其美?”
蘇喬這一番話,讓姜王后陷入了沉默。
她作為東伯侯的女兒,自然知道把土地分下去會造成怎樣的后果,父親和先祖世代守候的產業,若是這樣輕易被瓦解,她豈不是成了千古罪人了么?
但作為帝辛的妻子,大商的王后,沒有人比她更希望能夠解決眼下方夷侵犯國土的問題。這樣兩頭為難的事情,讓她實在不知該如何取舍。
“這封邑之事,乃是大商立國的根本,怎么可能憑你一句話就瓦解?這辦法斷然行不通。可還有他法?”
蘇喬早就料到姜王后會這樣說,無所謂地聳了聳肩,繼續說到:
“辦法嘛,也有。那地還是各位伯侯的,但耕種的方式可以改一改。”
“怎么個改法?”
“很簡單,在原有的公家土地旁邊開墾新的土地。公田的產量是固定的,無論如何都必須交夠。而新開墾的田地,則只需上繳三成賦稅,剩余七成若公田產量不足則補齊,還有盈余就都歸農人所有。
如此一來,既可以保證每年穩定的賦稅,還能增加比原來多至少五成多稅收,而農人也能有自己的余量。家里有了糧食,大家也敢生孩子了,那戰爭所需的人口,不就有了么?”
聽完蘇喬的一番規劃,姜王后和其余眾位妃嬪都對眼前這位長著九條大毛尾巴的蘇貴妃刮目相看,難怪大王對她寵愛有加,這樣有見地的聰慧女子,確實世間少見。
蘇喬看著眾人眼中溢于言表的欽佩,有些不好意思。其實這是歷史上最基本的土地資源分配制度,她只是在井田制的基礎上加了一點點小小的改良,并不是真的有什么厲害之處,不過是多讀過幾本史書罷了。
“蘇妹妹今日一席話,真真是如醍醐灌頂,令人耳目一新。這個法子甚好,待本宮起草一卷文書遞呈大王,之后定有重禮以酬蘇妹妹進言獻策之功。”
姜王后如今確定了蘇喬的政治才能,又恢復成了以往和藹可親的面貌,想拉攏這位有濟世之才的蘇貴妃加入自己的陣營,將來共圖大業。
蘇喬并不是感覺不到姜王后的態度變化,但她根本就沒有什么干大事的野心,只是見不得巍巍華夏被蠻夷侵犯,這才開了口給他們諫言獻策。她才不想被卷進什么政治斗爭的漩渦呢,她只想每天好吃好喝的養著,過那種吃嘛嘛香,身體倍兒棒的米蟲生涯。
于是蘇喬不疼不癢的回答到:
“多謝娘娘賞識,妲己不敢居功,不過是談談自己的一點拙見,算不得什么。”
見蘇喬沒有想投誠的樣子,姜王后也只好作罷。
人才嘛,都是有點脾氣的,當初楊月崢那樣剛烈的性子,最后不是也被姜王后收入麾下。她不著急,有的是時間慢慢把這個蘇妲己拉攏過來。
萬一蘇妲己實在是不識抬舉,那或許真如月崢所言,難免是個禍患,到時候再想辦法對付便是,不必著急。
而此刻的蘇喬并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姜王后放在了重點觀察對象的位置,她滿心里想的只有一件事——她的紙漿熬好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