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一星公司目前一些技術已經是世界領先,但是不得不承認,王一凡這個年輕人真的很淡定。
從對上的那一刻起,他就沒拿這個一星公司當回事,就像他對員工說的那樣。
他們不管他們壟斷了多少行業,但我做的是手機,我只要保證我的手機技術不比他們差就好了。
他們的cd技術世界第一,那又怎么樣在芯片這一塊,我也可以完勝他們,至于手機整體性能誰的好,那就讓消費者自己去評判吧
正因為王一凡的這份淡定和自信,把員工們的斗志都激發出來了。
你大,你強又怎么樣我最起碼在我的領域,也有能擊敗你的地方。
當然,想擊敗這樣的對手自然不是喊幾句口號,吹吹牛逼就能做到的。
要把他們的手機性能吃透,然后針對性的碾壓,這才是致勝的關鍵。
王一凡詳細研究了一星公司的發展史,其實也是暗暗吃驚的。主要是他們崛起的速度太快了。
1938年3月1日,一星前任會長李秉喆先生以30000韓元在棒子國大邱市成立了“一星商會”。
李秉喆先生早期的主要業務是將棒子國的干魚、蔬菜、水果等出口到中國的bj及滿洲里。
不久之后,一星又擁有了自己的面粉和制糖廠,自己進行生產及銷售。
1950年代,逐步擴展為制糖、制藥、紡織等制造業,并確立為家族制企業。1953年8月,第一制糖株式會社成立。
1954年9月,第一毛織成立。
1958年2月,收購安國火災與海上保險。
1963年7月,收購東方生命保險收購東花百貨。
1965年10月,收購世韓造紙,9月,一星開辦中央日報。4月,一星文化基金會成立。
1966年5月,成立中央開發。
1968年11月,成立高麗總醫院
1969年,成立一星電子。
1973年8月,公司宣布了第二個“五年管理計劃”,為這些業務領域制定了目標,并使一星進入造船工業。
在此期間,公司還采取步驟,增強公司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將其制造過程從原材料生產,集成到最終產品生產。
結果,許多新的公司誕生了,其中包括1974年成立的一星重工業,以及一星造船廠。
1977年成立的一星精密機械株式會社。
1978年,一星半導體以及一星電子成為兩個獨立的實體,同時也開始向全球市場新產品。
4月,一星電子開始出口彩色電視機,一星造船廠成立,一星精密化學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