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老同志也進行同樣的動作,剛才的幾絲熱情突然就消失了。
趙玲兒脾氣直,看到這突然的變化有些莫名其妙,就問了一句:
“魏叔這是不歡迎總部的人?”
魏明遠撇了她一眼:“哪敢?我這不是忙嗎?澆完地咱們再說話。”
趙玲兒還想說什么?馬蓉拉了她一把,雖然不明白馬蓉的意思,但趙玲兒還是閉嘴了。
這葡萄園大概五十畝左右,靠幾個老人這樣挑水肯定是澆不過來的。
馬蓉想勸阻,但最終還是什么也沒說,默默地幫著老人們開始澆水。
七個老人,十四桶水,還都是小桶,每一通澆一顆葡萄秧都不起作用。
看樣子老人們也是聽天命盡人事了。
澆完水,看看晴朗的沒有一絲云彩的天,魏明遠長嘆了一口氣,轉身就朝連里走去。
走了幾步,轉身對馬蓉和趙玲兒說道:
“家來吧,雖然粗茶淡飯,但也不能讓戰友餓著。”
趙玲兒和馬蓉對視一眼,沒有開車,默默的跟在了后面。
連隊不大,建筑風格跟別的連隊一樣,都是聯排房,沒有院子。
只不過這個連隊的房子非常破敗,而且明顯也沒多少人住了,因為很多門窗不是少了玻璃,就是干脆連門都沒有了。
馬蓉和趙靈兒是從他們的團部過來的,這里是三十二團五連,來的時候,們并不知道這個情況,
馬蓉大概數了一下,目前住在這里的人不會超過三十家。而且好像沒有一個年輕人。
這情況,馬蓉和趙玲兒有些猝不及防。這次下來微服私訪,其實也是臨時起意。
上任后,兩個人本來想搞一些大動作,但是因為需要的資金量太大而擱淺。
但是在其位謀其政,既然條件有限,那只能好鋼用在刀刃上,去找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地方去幫。
她們的位置太高,很多東西都是從各單位的報告上面去了解,細心的馬蓉很快就發現了一個問題。
就是跟多單位的報告不詳實,更有甚的,直接弄虛作假。
發現這個問題之后,和趙玲兒商量了一下,決定親自下來走走。
為了避免下面得到消息,她們并沒有帶秘書和司機,反正兩個人早就習慣了自己開車。也就直接過來了。
之所以來南部,就是因為趙玲兒曾經在這里幫扶過一個團場,比較了解這里的情況。
和北部比起來,這邊的氣候條件要惡劣的多,氣候條件的惡劣,自然也就造成生活條件的惡劣。
畢竟兵團人的主業不對農耕就是畜牧,而南部,畜牧基本上不太可能,只能靠農耕了。
三十二團的年終報告兩個人都看過,說的那是形式一片大好,什么領導干部以身作則,職工們齊心協力,如今的三十二團的gd已經創造了三千萬的歷史新高。
因此如今的兵團都分產到戶,這些東西身在總部的她們也沒辦法去了解。
畢竟產值都是糧食,而糧食都職工們都自己賣了,究竟收了多少?賣了多少?她們看到的也只有報表。
這種情況也就造成了一些基層單位的好大喜功,報喜不報憂。
畢竟經濟上去了,他們屁股下的人位置才能穩,才會有上升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