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君一言九鼎,叫“葉歸根。”
一幫人被雷得外焦里嫩,卻沒人敢反駁,不知道這娃長大后會不會埋怨太奶奶。
四世同堂,梅花自然想好好熱鬧一番。于是決定,孩子滿月那天,要大宴賓客。
不過梅花并沒有打算去哪個酒店,雖然憑葉家的實力,就是在半島酒店包一個月都沒啥問題,但是沒意思。
老人家愛熱鬧,但又不想設置門檻,最后幾個人商量了半天,決定在康復中心門前的廣場上擺流水席。
菜也不用搞得那么復雜,就用北疆傳統美食,烤肉和手抓肉。再搭配一些蔬菜和水果,隨時來隨時吃。
本來亦菲的本意的不能收禮,梅花卻一口否決了,她的理由就是:
“大喜的日子,人家送禮也是一點心意和祝福,控制個數額就行了,不然人家心里也別扭。”
亦菲那點實力哪里拗的過老太后?只能老老實實答應了。
這次葉家沒有找任何大廚,而是葉萬成出面,喊了一幫擅長做烤羊和手抓肉牧民。牛羊都是他們自帶。
要說葉萬成在附近牧民心中的地位,還真不是位高權重的人能比的。
這是一種口口相傳的口碑,從他們爺爺輩起,葉醫生這個稱呼早已經印在他們的骨子里,這么多年下來,葉醫生做過多少,只有他們心中最清楚了。
牧民淳樸,長期的游牧生活讓他們沒什么拘束,更不懂身份地位的差別。
人際交往中,他們也只有兩種概念,朋友和陌生人。
而葉醫生這個人,卻超脫了這個范圍。有多少人得到過他的救治,沒人數的清。
所以,葉醫生不但是他們的朋友,也是恩人。
這些人來到軍墾城的時候,是趕著牛羊來的。因為招待客人的牛羊都是要現宰才能體現他們的誠意。
葉家辦酒席,誰會不來?雖然禮金最高不能超過一百,沒辦法滿足一些人的需求,但這個沒辦法。
流水席整整辦了三天,這三天所有的軍墾城人的問候語變成了:
“去葉家吃飯了嗎?”
三天下來,老太后累的夠嗆,葉萬成是不會花這么多時間應酬這些事情的。
而葉風明顯分量不夠,雖然他很有錢,也有地位。但這是在軍墾城,他還是太年輕了。
葉雨澤其實是最合適的人,但是那邊也有一大家子呢,他沒辦法抽身。這讓亦菲和金花都覺得遺憾。
在母女兩心中,那才是最親的的人,也是改變了她們一生的人。
葉茂最終如愿以償了,他考了六百多分,這個分數國內打院校基本哪里都能去。
他本來想去滬市的復旦大學,因為那邊離家遠。結果在老媽和太后的強烈壓制下,只好選擇了華清。
想想其實也沒啥區別,有飛機呢,去哪不是幾小時的事情?所以躲不掉。
酒席結束,葉家遇到了一個難題,就是那幫牧民死活不要錢,三天時間肉可沒少吃。真不給錢老太后也接受不了。
但是折騰半天沒鳥用,人家就是不收,說這幾天吃飽喝足了,那些東西就算隨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