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從加州農場歸來的年輕人才逐漸嶄露頭角,軍墾城的農牧業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
林深和周念安等人回到軍墾城后,迅速將在加州學到的先進理念付諸實踐。
他們首先從生產技術入手,引進了一系列智能化設備。
在農田灌溉方面,采用了精準滴灌系統。這套系統通過傳感器實時監測土壤濕度、溫度和養分含量。
根據農作物的實際需求,精確控制灌溉水量和時間。
以往大水漫灌造成的水資源浪費現象得到了極大改善,水資源利用率提高了近40%。
同時,在播種環節,無人駕駛播種機大顯身手。
這些播種機通過衛星導航系統,能夠按照預設的路線和間距,均勻且高效地進行播種作業。
不僅提高了播種效率,還保證了種子的均勻分布,為農作物的生長奠定了良好基礎。
在養殖領域,現代化的養殖模式也在逐步推行。
養殖場引入了自動化環境控制系統,可實時監測溫度、濕度、空氣質量等參數,并自動進行調節。
例如,當溫度過高時,系統會自動開啟通風和降溫設備。
濕度不適宜時,會進行加濕或除濕操作。這使得牲畜的生長環境更加穩定和舒適,減少了疾病的發生概率。
同時,智能飼喂系統的應用也讓養殖變得更加科學。
該系統能夠根據牲畜的生長階段、體重等因素,精確計算出每頭牲畜所需的飼料量,并自動投放。
這不僅節省了人力成本,還避免了飼料的浪費,提高了養殖效益。
管理模式的轉變同樣是現代化農場發展的關鍵。林深主導建立了數字化管理平臺,將農場的各個生產環節納入其中。
從土地種植規劃、種子采購、農資使用,到農作物生長監測、收獲運輸,再到農產品銷售,所有信息都能在平臺上實時呈現。
管理人員通過電腦或手機,就能隨時掌握農場的運營情況,及時做出決策。
比如,當發現某塊農田的作物出現病蟲害跡象時,管理人員可以迅速調取相關數據,了解該區域的種植歷史、環境條件等信息,制定出針對性的防治方案。
周念安則著重于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他組織了一系列內部培訓課程,邀請國內外的農業專家前來授課。
內容涵蓋現代農業技術、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等多個領域。
同時,他還鼓勵員工之間相互交流學習,建立了多個學習小組和項目團隊。
在這種良好的學習氛圍下,老職工們也積極參與其中,努力學習新知識、新技能。
劉能雖然感慨自己跟不上時代,但他也主動加入到學習的行列中,利用自己豐富的實踐經驗,為年輕人提供建議,在新老融合的過程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推進,軍墾城農牧業總公司開始注重品牌建設和市場拓展。
公司推出了一系列高端農產品品牌,從種植到加工,嚴格把控質量,確保產品的品質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