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巴西政府達成協議,獲得亞馬遜雨林邊緣的鋰礦開采權。
在京城舉行的新品發布會上,王麗娜親自展示了新一代固態電池,能量密度提升60%,充電10分鐘續航1000公里。
然而,危機也在悄然逼近。歐盟再一次突然發起“反補貼調查“,指責戰士電動汽車享受了不公平的政府補貼。
美國國會通過法案,限制使用非美資電池的電動汽車進入政府采購名單。國際輿論場瞬間被點燃,西方媒體開始炒作“華夏電動車威脅論“。
面對壓力,葉雨澤召集核心管理層召開緊急會議。
會議室里氣氛凝重,葉風卻顯得異常冷靜:
“這是預料之中的事。我們要做的,不是辯解,而是用實力打破偏見。“
他調出一張世界地圖,上面密密麻麻標注著戰士集團的海外布局。
“接下來,在歐洲啟動'本土化反擊'——在匈牙利新建電池工廠,雇傭當地員工,原材料全部采購自歐盟成員國。
同時,加大在美國的研發投入,把加州的實驗室升級為全球創新中心。“
王麗娜補充道:“技術上我們也不能落后。我已經和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達成合作,成立聯合實驗室,主攻下一代電池技術。”
“另外,我們的自動駕駛系統'星圖'即將完成l4級測試,這將是我們的另一張王牌。“
在資本運作方面,魏玉祥展現出了老辣的手段。他巧妙利用融資資金,通過換股的方式控股了全球第二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麥格納。
這一舉動不僅補齊了戰士集團在底盤系統和自動駕駛硬件方面的短板,更讓歐洲車企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威脅。
大眾集團ceo在財報會議上坦言:“戰士集團的擴張速度,已經超出了我們的最壞預期。“
時間來到202x年,戰士電動汽車迎來了爆發式增長。
在巴黎車展上,其推出的首款電動皮卡“戰隼“,憑借1200馬力的超強性能和800公里的續航,搶走了所有風頭。
在東京街頭,戰士電動巴士組成的智能車隊,通過車路協同系統實現了零事故運行。
在非洲,戰士集團與聯合國合作,用電動汽車作為移動充電站,為偏遠地區提供電力服務。
納斯達克的交易屏幕上,戰士電動汽車的股價一路狂飆,市值突破萬億美元大關,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汽車公司。
但葉雨澤和他的團隊沒有絲毫懈怠。在集團戰略會議上,葉風指著墻上的世界地圖說:
“這只是開始。我們的終極目標,是讓戰士電動汽車成為全球能源革命的基礎設施。“
夜深了,戰士集團總部依然燈火通明。王麗娜的實驗室里,科研人員正在調試最新的氫燃料電池。
魏玉祥的辦公室里,并購團隊在研究東南亞的新興車企。
而葉雨澤站在頂樓的露臺上,望著遠處的自由女神像。他知道,在這場沒有硝煙的全球產業戰爭中,只有不斷向前,才能守住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
當晨曦再次照亮紐約港,戰士集團的電動汽車已經在全球120個國家的道路上飛馳。
它們不僅是交通工具,更是移動的智能終端、儲能節點,以及連接未來的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