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xj的光伏基地到吉普的軍墾農場,那些他工作過的地方都留著相似的痕跡。
被曬褪色的工作證、寫滿公式的筆記本、還有當地人提起“葉顧問“時眼里的光。
直到上個月在軍墾城的種子庫,白發管理員老太太顫巍巍地從鐵盒里取出枚麥種:
“這是'凍土1號',培育人葉雨澤說,他兒子在別爾哥羅德種出了能抗零下四十度的麥子。“
肖迪把那枚麥種嵌進項鏈墜里,貼在胸口。
此刻站在別爾哥羅德機場的出站口,西伯利亞的冷風灌進羽絨服,她攥著那張手繪地圖——
是軍墾城維吾爾族老鄉給畫的,用維吾爾語標著“光伏海“的位置,旁邊畫著個發光的太陽。
出租車駛過覆雪的白樺林,司機指著遠處的藍光說:
“那就是華夏人的板子,冬天也發光。“
肖迪突然想起葉帥臨走前的那個深夜,他在宿舍樓下遞給她個u盤,里面是光伏清潔機器人的設計圖:
“等我把履帶改好,帶你去看會爬坡的機器人。“
當時她還笑他畫的履帶像坦克,卻沒留意他眼底藏著的紅血絲。
試驗站的鐵門掛著冰棱,肖迪推開門時,正撞見個穿沖鋒衣的身影從倉庫里出來,手里抱著捆電纜。
風掀起他的帽檐,露出半截凍得發紅的脖頸——那道月牙形的疤還在,是當年在沙漠里幫她撿掉落的無人機時被巖石劃的。
電纜“哐當“掉在雪地上,葉帥轉過身,睫毛上的霜花簌簌往下落。
肖迪盯著他凍得發紫的嘴唇,突然想起初中時在操場,他也是這樣愣在原地,手里還攥著給她買的烤紅薯,燙得直搓手。
“你怎么來了?“葉帥的聲音像被凍住的電線,發著顫。
肖迪解開圍巾,露出脖子上的麥種項鏈:
“來看看能抗零下四十度的麥子,順便問問你。“
她抬手撫過他脖頸的疤痕,“履帶改好了嗎?“
葉帥的喉結滾了滾,突然抓住她的手腕往宿舍拽。
暖氣片上烤著的凍梨在搪瓷盤里淌著水,肖迪盯著他手背上的凍瘡,像沙漠里裂開的土縫:
“這里的電工說,你上個月搶修電纜時,手套和傷口凍在一起了。“
“小傷。“
葉帥轉身去倒水,軍用水壺的帶子磨得發亮。
肖迪突然從背后抱住他,聞到他身上混著機油和凍土的味道,像極了那年他從沙漠試驗田回來,也是這股味兒,只是那時還帶著陽光的溫度。
“葉伯伯說,'凍土1號'的抗寒基因來自沙棗。“肖迪把臉貼在他后背。“
他還說,有種種子記仇,也記恩。“
葉帥的肩膀猛地一顫,搪瓷杯“當啷“撞在桌角。
肖迪看見他手機屏保還亮著,是三年前在軍墾城油菜花田里的合影,她扎著馬尾,他穿著白襯衫,兩個人的影子被夕陽拉得老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