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雨澤收起手機,看著眼前一桌子紅紅白白、泡在各種湯汁里的所謂“韓國美食”,眉頭皺得能夾死蒼蠅。
他老人家走南闖北,吃遍全球,自認對食物適應性極強,但連續幾天面對這幾乎看不到炒菜,滿眼皆是腌制、涼拌、生啃,主打一個“原(沒)汁(有)原(鍋)味(氣)”的飲食文化,他的華夏胃終于發出了強烈的抗議。
“阿西吧……”
葉雨澤下意識地冒出一句剛學來的、疑似語氣詞的韓語,語氣里充滿了無奈和嫌棄。
他無比懷念軍墾城大塊的手抓肉,懷念北疆噴香的烤包子,甚至開始懷念老父親做的、咸得齁死人的疙瘩湯。那好歹是熱乎的、有油水的啊!
他憤然起身,決定自力更生,去尋找一點符合人類正常飲食認知的東西。
他依稀記得,好像有個叫什么“明洞”的地方,游客多,吃的應該也雜。
穿梭在熙攘的街道上,各種化妝品店和潮流服飾店鱗次櫛比,就是找不到一家看起來能正經炒個菜的館子。
炸雞?算了,上火。
部隊鍋?聽說起源不太光彩,沒興趣。
參雞湯?清湯寡水,看著就寡淡。
就在他快要絕望的時候,眼睛猛地一亮!
前方一個不大起眼的招牌上,赫然畫著一盤白胖胖、元寶似的餃子!
nalmandu(韓國傳統餃子)”。
“餃子!”
葉雨澤差點老淚縱橫,真是他鄉遇故知啊!雖然前綴是“koreatraditional”,讓他心里稍微咯噔了一下,但思鄉之情瞬間壓倒了一切細微的不適。
管他呢,是餃子就行!
他快步走進小店,里面倒是干凈整潔。他直接指著招牌,伸出兩根手指:“這個,兩份。”
老板娘態度略顯冷淡,但還是很快端上來兩盤蒸餃。
葉雨澤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個,吹了吹,一口咬下……
然后,他的表情凝固了。
這……這是什么玩意兒?!
皮子倒是挺薄,可這餡料……
一股甜膩膩、酸溜溜、還夾雜著某種不明粉條和切得極碎的泡菜的味道,徹底顛覆了他對餃子應該是咸鮮口味的認知。
這感覺,就像是期待著一口醇厚的二鍋頭,結果灌下去一杯摻了糖的醋。
葉雨澤強忍著咽下去,臉色變幻不定。
他環顧四周,看到墻上的宣傳畫和文字,越看越不對勁。
畫上極力渲染餃子的“韓國傳統”性,還特意標注了“即將為我們的傳統美食mandu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股邪火“噌”地就竄上了葉雨澤的天靈蓋。
他指著餃子,用盡量克制的英語問老板娘:“this…iskoreantraditional?(這……是韓國傳統?)”
老板娘自豪地點頭:“內!??????(是的!我們的傳統食物)。”
“那你知道餃子最早源于中國嗎?”
葉雨澤的中文脫口而出,說完才想起對方可能聽不懂。
果然,老板娘一臉茫然,但看葉雨澤臉色不好,也猜不是什么好話,語氣變得強硬起來,嘰里咕嚕說了一串韓語,手指還不停地指著墻上的“申遺”宣傳畫,態度頗為激動。
旁邊幾桌食客也看了過來,眼神有些不善。
葉雨澤心里的火再也壓不住了。這幾天吃泡菜的郁悶,對美食的失望,加上眼前這明目張膽的竊取,讓他這個平時笑呵呵的老頑童徹底破了防。
他猛地一拍桌子(當然,控制了力道,沒拍碎),“騰”地站起來,用他那帶著濃重口音、但關鍵時刻異常清晰的漢語怒吼道:
“扯淡!你們還要不要個逼臉了?!餃子是你們發明的?你們咋不干脆說全世界都是你們韓國發明的?!太陽是不是也得給你們交專利費?阿西吧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