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的陽光灑在連綿起伏的農田上,葉雨澤戴著寬邊草帽,巡視著農場的特種作物區。
這里除了種植傳統的小麥和玉米,更是是引進了各種華夏特色經濟作物——
四川花椒、云南普洱茶、xj紅棗,甚至還有一片試驗性的東北人參種植園。
“老楊,你看這花椒長勢多好,”葉雨澤指著眼前一片掛滿果實的花椒樹。
“明年咱們就能向全美中餐廳供應新鮮花椒了,不用他們再從華夏空運。”
楊革勇正蹲在地上逗弄一只圓滾滾的橘貓:
“這些小家伙才是農場的金字招牌。上周又有一窩小貓出生,預訂名單已經排到三個月后了。”
確實,加州農場如今已成為美國西海岸最受歡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農場入口處立著巨大的招牌:
“中華田園生態農場——體驗東方農耕智慧,領養最可愛的中華田園貓狗”。
農場內部設計別具匠心,分為幾個特色區域:
“茶語幽徑”——一片占地50畝的茶園,游客可以體驗采茶、炒茶、品茶的全過程。
來自華夏的茶藝師定期表演功夫茶道,茶園的盡頭是一家專賣茶葉和茶具的商店。
“麻辣天堂”——這里種植著各種中華香料作物,中心區域是個開放式廚房,游客可以學習制作正宗川菜,并使用剛采摘的新鮮調料。
“萌寵樂園”——農場的核心吸引力所在。數百只中華田園貓和狗在這里自由生活,游客可以互動、喂食,甚至申請領養。
每只動物都帶有智能項圈,記錄它們的健康和行為數據。
“星空營地”——夜晚的特色項目,提供中式露營體驗,游客可以住在仿蒙古包或福建土樓風格的住宿中,晚上圍坐篝火聽華夏民間故事。
今天正好是周末,農場入口處排起了長隊。來自舊金山的一家人正在等待入場。
“媽媽,我要那只黑白相間的小狗!”
小女孩指著宣傳畫上的中華田園犬喊道。
父親笑著摸摸女兒的頭:“我們先去看看再說,聽說領養需要經過嚴格審核呢。”
農場內,楊革勇正在主持每月一次的“中華田園犬敏捷性比賽”。
十幾只訓練有素的土狗在障礙賽道中穿梭跳躍,觀眾們掌聲不斷。
“這些中華田園犬比很多名貴犬種更聰明。”楊革勇通過麥克風向游客介紹。
“它們歷史悠久,基因多樣,幾乎沒有什么遺傳疾病。看那只黑色的,它能聽懂中英文兩種指令呢!”
比賽結束后,游客們涌向領養中心。農場工作人員仔細審核每個申請家庭,確保動物們能找到合適的家。
“我們不是寵物商店,”工作人員向一對年輕夫婦解釋,“領養是終身責任。我們需要定期家訪,確保動物得到良好照顧。”
與此同時,在農場的電商中心,工人們正忙碌地處理來自全美的訂單。
農場開發的app“中華田園寵物”日活用戶已超過百萬,不僅銷售寵物相關產品,還提供在線培訓和獸醫咨詢。
葉雨澤巡視到農產品加工區,這里正在生產一系列特色產品:花椒精油、普洱茶餅干、紅棗醬,甚至還有用貓毛紡織的毛衣——
這個創意來自楊革勇,他說“不能浪費這些小家伙換季時掉的毛”。
下午三點,農場劇場開始表演中國傳統農耕秀,演員們演示如何用水牛耕地、手工插秧、傳統收割等。表演結束后,游客可以親自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