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比你會動腦子。可以搞,但要有底線,軍用品、敏感技術堅決不行,以農副產品和日常用品為主。讓窗口。”
于是,在雙方軍隊緊張對峙的前線,一些奇妙的場景出現了。
在某些雙方心有靈犀的“盲區”地段,夜晚會出現一些鬼鬼祟祟的身影。
索馬聯盟這邊的士兵用香煙、糖果、廉價的電子表,換取塔國那邊士兵帶來的咖啡豆、木雕甚至……情報。
雙方交易時都心照不宣,絕不攜帶武器,交易完立刻閃人,仿佛什么都沒發生。
一次,哈吉和萊瓦也參與了這種“地下交易”。哈吉用一條香煙換了一包上等的塔國咖啡豆,還順便套話:
“兄弟,你們上頭最近有啥動靜?真要打啊?”
對面的塔國士兵也是個老兵油子,一邊點煙一邊含糊地說:
“打?拿啥打?餉都發不利索……也就是嚇唬嚇唬人唄。不過你們也別太過分,我們新來的那個參謀長,可是個愣頭青。”
一場原本可能流血的沖突,在這種底層的、略帶逗比色彩的互動中,悄然化解了幾分戾氣。
經過深入討論,索馬聯盟應對塔共和國挑戰的總體策略確定下來:
“以壓促和,以利誘變,立足防御,爭取時間”。
核心是避免全面戰爭,通過強大的軍事威懾、靈活的外交手腕和潛在的經濟吸引力,迫使塔共和國內部發生變化,最終回到談判桌。
葉雨澤和楊革勇沒有過多干涉具體事務,他們更多是定調子、把方向,給予葉柔等人堅定的支持和建議。他們的到來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戰略威懾。
離開非洲前,葉雨澤對葉柔、葉眉和楊三說:“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聯盟現在勢頭很好,但根基尚淺。”
“對塔共和國,要有耐心,也要有底線。記住,發展的硬道理才是根本。只要我們自己不亂,實力不斷增強,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楊革勇則摟著楊三的肩膀:“小子,帶兵打仗你在行,但大局觀還得練!多聽你葉叔和小柔的!有事隨時聯系家里,咱們爺們兒永遠是你后盾!”
兩位老人的非洲之行,雖然沒有立刻化解危機,卻為索馬聯盟注入了更深的定力和更遠的戰略眼光。
送走兩位老爹后,葉柔、葉眉和楊三感覺肩上的擔子輕了一些,但心中的責任更重了。
他們知道,未來的路依然充滿挑戰,與塔國的對峙可能長期化,米國也不會甘心失敗。但此刻,他們更加團結,也更加自信。
東非的霸業,在風雨洗禮中,正一步步從藍圖走向現實。
而普通士兵哈吉和萊瓦,依舊在邊境的烈日下,用他們的方式,守護著這片充滿希望也布滿荊棘的土地。
他們左右不了什么?那都是大人物們的事兒,但他們有一腔熱血,還有一顆愛國之心,注備隨時為這個國家獻出一切。
在葉雨澤和楊革勇離開后,索馬聯盟按照既定策略,表面上維持著與塔共和國的微妙平衡,暗中卻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著一場足以改變局勢的行動。
葉柔、葉眉和楊三深知,忍讓雖能爭取時間,但面對塔國背后勢力的步步緊逼,最終的攤牌難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