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弟來這一陣,便由那個又黑又瘦的小猴子一樣的孩子變得白白胖胖了。
營養一跟上。身體就會很快改變。原來他看見肉就沒命一般的往嘴里扒拉。
現在也學的挑三揀四,肥肉根本不吃了。
不過對于大哥做的魚他顯然興趣很濃。從那白白的魚片成型開始。他的眼珠就沒離開過。
當一盤子帶著脆皮的糖醋魚片上桌的時候。葉雨凡都差點沒搶過他!
最近老媽又開始忙起來了。老爸身兼二職更別說了。
老媽現在埋怨最多的就是嫌葉雨澤多管閑事,鉛筆盒的新樣式太受歡迎。孩子們都瘋了一樣購買!
家境稍微好一些的孩子,都鬧著要把師徒四人的圖案集齊才算罷休。
這也是當初葉雨澤玩的一個小花招。孩子都是這樣的心理。雖然不見得喜歡每個人物。
但是若是只買一個,他們就會有選擇困難癥。覺得哪個都好!
本來兵團的鉛筆盒已經快飽和了。結果這東西一出來,每個孩子都鬧著換。這一下就等于又重新開始了。
現在鉛筆盒廠日產已經到了一千個。
連里很多人都出去蓋房子去了。之所以叫基建連,就是因為這個連本來的專職就是蓋房子。
每年團里的基建任務都要靠基建連完成。甚至師里一些工程基建連也得去。
三個排已經派出去兩個了,只剩下趙登宣叔叔的三排留在家里維持副業的運營。
不過鉛筆盒廠到是沒受到影響。因為除了馬洪奎之外都是女人。
到處都是催貨的。雖然鉛筆盒由團里統一銷售。
但是現在大家都知道產地是哪里了。所以基本都是自己來拉。
這個沒辦法,各地供銷社都一樣。這東西一上貨架基本就是個空!
頂的的內地大廠過來的貨都賣不動了。
甚至大廠的業務員還有直接找上門。要買基建連的鉛筆盒。
這個連里自然不敢,都推回團里去了。
劉慶華當了三團副團長之后,到是想做點事出來。
也張羅著要做鉛筆盒。只是他自己去了天津那個塑料布廠之后。
人家根本不給他面子。一米布都沒能買回來。
這家伙不死心。來基建連企圖分走一部分。
但是連領導還沒說話。就被老媽直接頂住了。
這一下劉慶華沒了辦法,指導員是她老公。不可能向著自己。
馬全義就算跟葉萬成不那么和諧。但是也不會傻到把自己連隊的金字招牌讓給別人。
鉛筆盒廠的業績越好,他這個連長功勞也是越大的!
劉慶華碰了一鼻子灰走了。老爸到是拉著他來家里吃了幾頓飯。
買賣不成仁義在嗎?雖然都是兵團戰友。但是人都有小集體榮譽那一塊的本位思想。
這個談不上自私或者狹隘。換誰都如此。
老媽一面埋怨兒子,一面幸福的勞累著。
這就是所謂的痛并快樂著吧!
求收藏,推薦,月票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