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雨澤晃晃腦袋。“不,我還小。不適合住校!”
老爸覺得自己牙疼。“小學你不上,初中你不去。你就打算這么整天瘋跑嗎?”
葉雨澤眼珠轉了轉。
“我這兩天去團里找甘阿姨要要一套初中課本。在家里自學。順便叫我媽教我俄語。
等我生活能夠自理了,再去團部上學!”
老爸看看老媽。老媽對葉雨澤這個做法到是支持。二比一。老爸也妥協了。
連里的學校蓋的的很快,本來就差封頂了。現在資料充足。幾天頂子就已經完全封好。已經開始內部裝修了。
學校裝修也簡單。就是刷刷墻。把地面弄一下。然后搞一塊黑板。
王紅花作為學校的第一位專職老師。全面參與到學校的建設當中。
到不用她干活。而是統計有多少學生,都上幾年級。還有一些辦公用品之類的東西需要添置。
硬件設施都已經齊備了。汪四海都給買了回來。
現在外面的操場已經平整好,籃球架立了起來。
單杠,雙杠也立在操場的邊上。
足球和乒乓球也都安置好。這個學校看起來已經比老裕民那個學校象樣子了。
只是現在大人們有點不要臉。經常把這些東西占了他們玩。
搞得孩子們放學回來都輪不上。
只是九月九日這一天,一切都停了下來。大人們都表情沉重。默默的戴上了黑紗。
所有人對聚集在大禮堂里面。鉛筆盒廠也停工了。
禮堂東面的墻上掛著一副偉人的遺像。很多人都哭成了淚人。
孩子們不用大人呵斥。沒有一個再嬉戲。他們也都被這份這份沉重感染了。
孩子們默默的聚集在禮堂大門口。可能都是第一次看見自己的父母哭。很多孩子都被嚇壞了。
那一天,在很多兵團戰士心中。天都塌了。就如他們的親生父親走了一樣。以后的路都不知道該怎么走了!
真正的悲痛從不用去偽裝。大人們整整在大禮堂站立了一天。那眼淚都不知道流了多少。
大師傅做好的飯沒有一個人去碰。他只好端出來,讓孩子們吃。
當天晚上,團里打來電話。命令連里面化悲痛為力量。恢復生產。
那些天,人們很少交談。都是悶著頭干活。連里面的學校終于徹底完工了!
九月十八日。是偉人追悼會。連里面又哀悼一天。只是這次不是純粹的哀悼。
連里架起了大喇叭。那一天全國人民都在做同一件事。
那就是隨著廣播跟偉人進行告別儀式。這次連孩子們都哭成了淚人。
下午,所有人都在寫決心書。題目就是怎么化悲痛為力量。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
第二天,連里的學校開學了。所有老裕民上學的孩子都轉回連隊。
團部中學派了個校長。老師除了王紅花之外。都有原來青年班的幾個女青年擔任。
雖然大部分都是初中畢業。但是教小學也綽綽有余了。
葉雨澤也去上課了。他的班主任是王紅花。他的同桌是銀花。
只是兩個人還沒有說話。銀花甚至都不看葉雨澤一眼。
求收藏,推薦,月票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