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雨澤除了對銅錢稍微有些了解,那還是昨晚蹭聽來的那點知識。對別的根本是一無所知,特別是那些壇壇罐罐的,他實在搞不清這些破爛為什么會值錢?
老肉到是看的極為用心,每一件都恨不得都恨不得給人家摩擦下一層皮來。這樣的看法自然招人恨,畢竟這里的東西良莠不齊。這倒不是說那些攤主騙人,而是這個市場的最初階段,連攤主們都搞不清自己攤子上擺的東西究竟是真是假。他們都是看著象老東西,就給收來了。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九十年代后期才好轉,這種好轉指的是那個時期這種小攤上基本沒有真東西了。而顧客也可以放心的夠買假貨了。
當然,攤主們自然不會說自己的貨是假的。什么劉羅鍋的煙袋,和珅的癢癢撓,老佛爺的掏耳勺。他們是應有盡有,你要是信了那就是你的原因了。
古玩市場上的規矩就是出門不找后賬,賭的就是個眼力。看錯了你認栽就是了,人家又沒人找人去上門騙你。
老肉這時候正在看一個大海碗,之所以叫大海碗是因為個頭足夠大,葉雨澤估計自己用這個碗吃面條,一碗也就差不多了。
這個碗里面碗底處有個圖案,是一匹臥在山坡上的馬,關鍵這馬的身上,有一塊一塊的藍。葉雨澤看半天也沒搞清這是什么品種,肯定不是北疆產品。
碗的外面到是比較熱鬧,畫了一圈神態姿勢各異的馬,它們的上面還有線條勾勒出的曲線。不知道代表的是云彩還是畫畫的人蛋疼涂抹的。
老肉把碗翻過來,后面還有清晰的幾個字。“大明萬歷年制”。葉雨澤一眼就覺得是假的,因為寫的太清楚了,若古董都這樣,誰還要鑒定師啊?自己看字就認識了。
可是偏偏老肉拿在手里就沒有放下,一個勁的摩挲,也不知道他這是給人家洗碗,還是準備把上面圖案擦掉。
攤主本來還在熱情的介紹著,可看見這家伙只摩挲根本不聽自己介紹一下子就煩了。加上老肉穿的比較鄉下,那時候農村娃和城里娃穿著區別很大的,一眼就能看出來。
“我說,你這個人到底買不買?都把我的碗擼出火星子了,你這是準備把溫度弄高了把碗釉面弄化了拿回家吃炸醬面嗎?那樣的大街上有的是,兩雞蛋就能換一個!求您別再這里禍害我了成不成?”
聽到攤主不耐煩,老肉終于開價了:“這碗我給你三雞蛋成不成?”
周圍幾個攤主一下子哄笑起來,這個年輕人有意思,價格出得讓人震撼。他們擺了這么久的攤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還價的?“別呀,再加加,咋也得給五個雞蛋吧?”
看到一幫人起哄,攤主的臉色難看起來。一把奪下老肉手中的碗,然后推了他一把:“滾滾滾,沒事別再這里搗亂,穿的跟要飯的一樣,五毛錢你都買不起。”
老肉被推得一屁股坐在地上,神情有些茫然,他搞不清為啥還價還能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