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旅館不是國營旅館,是一個俄羅斯大媽開的家庭旅館。人很漂亮,就是那身材如一個吹起來的氣球,不知道啥時候就要爆掉。
她家的院子很大,有二十多間房子,因為俄羅斯人特有的生活習慣,這個旅館顯得很干凈。
院子里載滿了果樹,還養著一群火雞。每個房間都鋪著木地板。房間里面還有壁爐,進去填進幾塊劈柴,屋子里里面熱乎乎的。
房間每天是二塊錢,管三頓飯,當然,你要是不吃可以不扣你飯錢,單純的住宿是一塊錢一天。這是雙人間。也有便宜的,那種五毛錢一天的,每間屋子住五六個人。
楊革勇自然不會去擠大通鋪,選了一個雙人間,因為時間已經到了中午了,大媽問他需不需要準備午餐,他就點點頭。
午餐是典型的俄羅斯風味,黑色的大列巴切成片,味道有些發酸,一個罐子里面裝滿了奶酪,這個是涂在面包上面吃的。盤子里擺著兩根酸黃瓜。還有一截香腸和一罐俄羅斯紅菜湯,這個楊革勇喜歡喝。
紅菜湯其實在中國也名氣,上海那邊就有,不過那邊叫羅宋湯。就是用豬肉或者牛肉加土豆、紅菜、胡蘿卜、圓白菜、西紅柿、醋、糖、鹽、洋茴香、大蒜。這道菜出來顏色紅紅的,看著讓人非常有胃口。主要是費功夫,全程不能用大火,要用文火慢慢熬制一個多小時。
吃飯是在專門的廚房里,今天吃飯的加上大媽才五個人,一個漢族人,兩個俄羅斯人。
這幾個俄羅斯人在中國已經生活了好幾代人了。因此他們說的也是漢語,反倒是對本民族的語言有些陌生了。
這兩個俄羅斯人都是做邊貿的,他們是來伊寧百貨公司拿貨,然后去霍爾果斯擺攤,兩個家伙體格都比較魁梧,大冬天的有一個竟然穿著背心。
那個漢族人是來自廣東,他這是第一次來到這里,想去霍爾果斯看看。那個時代內地來霍爾果斯的人極少,這家伙雖然長的比較瘦小,但絕對屬于膽大那一伙的。
攀談之下葉雨澤才知道,原來本地人做邊貿大多都是在伊寧百貨公司拿貨,然后在口岸擺攤。鄰國的小攤販們會拿著東西過來,看見合適的東西,就用自己的貨物交換。
那邊人喜歡中國的輕紡織品和日用百貨,而中國人交換的主要是他們的特色食品和一些工業產品。
俄羅斯大媽的食物,基本都是交換來的。她的男人也在口岸上經商。楊革勇這才知道,自己吃的這可是正宗的俄餐啊!
楊革勇知道對方身份之后就來了興趣,從老板娘手里買了兩瓶伏特加。給三個人一人倒了一杯。一口干了之后就問道:“那邊生意怎么樣?好做嗎?”
看見有酒喝,本來不愛搭理他的俄羅斯人立馬談興大起。似乎北方這些民族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酒杯端起來就是朋友了。不管你來自哪里,不管你是做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