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京城開往北疆的列車上。王作林和那個司機坐在臥鋪的小桌子上面正在吃飯。和那天的大魚大肉不同,兩個人吃的是大餅卷蝦醬,桌子上還擺著兩個大罐頭瓶子,里面裝滿了熱水。
“王廠長,這火車上不是有盒飯嗎?為啥非吃這涼餅?”司機顯然不理解廠長的做法,因為他們不差錢,甚至可以說,這個人比中國大多數的農村人都有錢。
王作林笑笑:“這是村長給帶的啊?所以必須先吃完,這是咱們村的傳統。每個出遠門的人,村長嫂子都會給烙餅。”
三天四夜的火車下來,站在站臺上覺得整個站臺還都在運動。王作林笑笑:“這估計是咱們國家最遠的地方了。”
兩個人并沒有給基建連打電話,既然是去看貨,自然不能讓對方知道。要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才能了解最真實的情況。
打聽到長途汽車站,兩個人就直接上了車,中間在石河子休息了一晚,客車終于晃晃悠悠的把他們拉到了團部。
打聽半天,到基建連可就沒車了。兩個人一下子犯了愁,本來打算實在不行就給基建連打電話的時候,卻意外得知一輛車要去基建連拉貨,這還是中午吃拉條子時候,一個老鄉告訴的。
兩個人站在路邊,看見一輛解放車開了過來。忙招手攔車。汽車停下讓他們上去。北疆這個地方攔車很少有不停的,地廣人稀,交通又不發達。哪個司機都盡可能的與人方便。
司機正是萬山紅,看見兩個人的打扮有些好奇:“你們不是去基建連找活干的吧?穿的這么整齊?”
王作林笑笑:“去基建連找活干的人很多嗎?”
萬山紅神情間充滿了驕傲:“那是自然,在那里干活,打個零工一個月都能搞到二百塊錢。我若不是團里的司機,也早調去基建連了。”
王作林最終也沒有說出自己身份,只是東拉西扯的打聽基建連的原料來源。這么偏遠的地方,除非有礦,不然不可能有穩定的貨源的。
可偏偏司機們都被叮囑過不許跟外人泄密。特別是原料來源方面,其實這都是劉慶華特別交代的。
到了基建連,萬山紅就直接去服裝廠拉貨了。而王作林和司機瘋了一樣在河灘上到處跑。這都是啥?他們眼里看到的可不是廢鐵和鋼錠,而是一疊疊碼好的人民幣啊!
他們的怪異很快就被發現,兩個連里人直接把他們押送連部。馬全義沉著臉叫人搜身,王作林這才掏出自己的介紹信:“連長同志別誤會,我們是來買鋼材的,是葉雨澤同志介紹我們來的。剛才是看見那么多原料,太高興了,一時沒忍住。”
馬全義剛想看介紹信,一聽見葉雨澤的名字直接不看了,趕緊神出手和他握了握:“原來是雨澤叫你們來的啊?那還看啥介紹信?我帶你們去看看貨吧。”
王作林趕緊擺手:“不不馬連長,貨我們不用看了。價格也已經跟葉雨澤商量好,你這里有多少我們全要了,把數量告訴我就行我叫廠里會計回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