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剛才兩人的描述里,大概可以總結出這么些主流的看法。
其一,“自由派”玩家目前所處的瓦楞村只是一個臨時踏板,真正對玩家有用、存在大量基礎建設的真·新手村是不遠處的白水鎮。
其二,絕大多數“自由派”玩家會在瓦楞村接到農活任務來提升屬性,加上提升等級,很快聲望和屬性都滿足要求,獲得推薦信。
其三,在目睹了貨幣的重要性后,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自由派”玩家的額外收益就是這些貨幣。
那么,這三條對嗎?
用對錯來衡量一個復雜的問題顯然是愚蠢的,這里只能說它們太片面。
雖然較先前的“游戲思維”更近了一步,懂的分析現有的條件來規劃未來,但還是犯了嚴重的錯誤。
答案在一開始就給出了,維爾福說過,“這是一個真實的世界”,竟然如此真實,那玩家和環境之間的互動就必然造成結果。
舉一個很淺顯的例子,在糜陸和郭志完成“麥田里的雌雄雙煞”任務前,一人高的夏小麥顆粒飽滿,但卻無人收割,為什么?
因為這兩條狼的存在。
而后交了任務那個白天,村長大清早就召集所有人,宣布了這個好消息,到現在,進入游戲的第二個下午,村子里已經多了不少拉著成捆麥束的牛車。
換句話說,玩家的行為會對環境會產生影響……那么反過來思考,環境對玩家又何嘗不是?
由“村”到“鎮”,稱呼的更替代表著規模變化,而規模又取決于人口、經濟、資源豐富度等等各種綜合因素。白水鎮之所以繁榮,不是因為它被稱為“鎮”,而是因為它的規模滿足了“鎮”這個頭銜,因此成為了狹義上的“新手村”。
那么……瓦楞村存在的意義僅僅是充當一個臨時跳板嗎?
顯然不是,回到那個“解放礦洞”的任務,它即是“瓦楞村升級”的過程之一。
這些任務有三方面特征,其一是需要“門檻”,即完成了補償任務,這一點可視為一次人員篩選。其二,完成后會進行全村廣播,每個人都聽得到。其三,它們無一例外帶著大量“聲望”獎勵。
聲望這東西并非針對個人,而是全村,即聲望夠高,瓦楞村的每個人都會感謝你,反過來想,你也必須做出對整個村子有益的事才會提升聲望,即改善全村人的生活……
總結一下,即瓦楞村在篩選出能夠改善村子現狀的玩家,并試圖號召所有人都這么做。
那么眼下還有什么?
瓦楞村周圍,荒蕪的農場,魔物頻發的河流,危機四伏的密林……
不難猜測,就和詭秘的礦洞一樣,這些去處的核心地帶一定危險,至少存在鼠王那樣玩家無法匹敵的首領,但又并非作為玩家對手存在。玩家要做的,僅是前往、遭遇、然后觸發劇情而已。
與其說這是在嘉獎“勇敢者”,倒不如說是留給智者的福利。
等到農場、麥田、礦洞、魚塘、伐木場……這些建筑全部解鎖后,瓦楞村必然會成為真正的新手村。
這才是他所看到的,對“自由派玩家”而言最大的隱藏任務,如果能解鎖這些,讓瓦楞村升級為“瓦楞鎮”,那他們這批“糟糠之妻”怎么說也能雞犬升天不是么,光聲望獎勵就不會少。
畢竟這東西可沒那么好混,如果說充斥著大量高等級傭兵的白水鎮是身價不菲性情高冷的御姐,那瓦楞村就像一個不諳世事的鄉下小姑娘,想要討兩者其一的歡心,用腳想也知道后者更簡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