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隊伍前方,蘇摩做了最后的動員打氣。
有幽能水恢復體力,有食物熱量,對整個隊伍來說,攀爬雪山中最需要的反倒不是體力,而是意志力。
話落。
上百人面色肅穆,將自己右手抬起,狠狠錘擊在心臟處,高聲齊道“渡雪山,不懼萬難”
“很好,接下來五分鐘內,所有人,最后一遍檢查裝備”
“封天民,你跟我過來”
拍拍腰間,示意下方護衛隊成員再檢查一次攀爬裝備后,蘇摩揮揮手,叫來了隊長封天民。
“等下上山,你走在最后,隨時和我聯系確保隊伍前進度”
“一旦有人發生體力不支或者遇到意外事件,務必以最快的速度通知我”
封天民慎重點頭“是,所長”
攀爬車居中,作為定位點。
蘇摩打頭,作為風向標。
封天民末尾,作為保底。
三點一線,方能指示整個隊伍,按照冒險械工探測好的最佳路線前進。
五分鐘一過。
看著已經全員準備好的隊伍,蘇摩深吸一口氣,率先上前將自己腰間的繩索掛在了攀爬車的鐵鉤上。
其他人也有模有樣,按照蘇摩的方式依次上前,將自己的繩索牢牢固定好。
“啟動車輛,打開指引燈光,打開路線輔助”
坐進車內,隨著蘇摩依次鍵入命令后。
攀爬車頂部固定好的射燈開始預熱,隨后接到數據,在遠處的雪面上顯示出一道綠色的箭頭,并給出了前進的方向。
這是靠著讀取械工傳回來的地形數據,攀爬車內部中控建立的最佳行進路線。
哪怕有危險,也是整個上山路中最安全的路線,沒有之一
“所有人,跟著我的指引,前進”
按下腰間的按鈕,蘇摩大步流星的往前邁去。
一圈微弱的紅色燈帶從他的背上開始緩緩亮起,隨后形成一個醒目的紅色三角感嘆號。
同時,攀爬車也開始向前,帶起地上牽引著的上百條繩索和雪地摩擦,發出咯咯響聲。
蘇摩一個人在前面走,距離攀爬車約莫有十五米距離。
攀爬車后方則有上百人跟著前行,每個人之間,間距約為兩米左右。
前后足足近三百米。
像是一條鏈接起來的貪吃蛇,負責鏈接所有人的繩索也開始散發淡淡熒光綠色,看起來如夢似幻。
冰是單晶,雪是多晶。
多晶由很多小的晶粒組成,也就是存在很多晶界。
又由于大量晶界的存在,光很難透射,只能反射。
所以,并不需要很強的射燈光芒,僅憑借著這些微光,隊伍周邊二十米內就能清晰視物。
在加上帶著墨鏡,倒也沒有視線方面的問題。
一步一步,作為探路者,蘇摩在前方走的很緩,步伐也很重,盡量確保每一步路都是穩固的,不會因為后面人的腳重而坍塌。
考慮到當年漢尼拔帶著軍隊翻越過阿爾卑斯山,部隊只剩四成,全靠口頭雇傭等嘴炮技術才把部隊整起來。
環繞著上山的四公里路,僅走出兩公里后,蘇摩便一揮手,示意所有人原地停留,開始熟悉周邊環境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