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僅剩最后兩座山了,這次你倆沒看錯吧”
話音落下,隊伍中間走出一人。
定眼一看,不是蘇摩,還能是誰
“沒看錯,所長,我可以給您保證”
“您看那”
拍了拍胸脯,為首的劉睚盡管口齒含糊,但仍然難掩喜色。
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
更是能在群山之間,隱約的看到一些陷下去的坑洼,規模不小。
仔細的端詳了一會,又找來關雨安佐證得到確切的答案后,蘇摩渾身一怔,頓感苦盡甘來
上山難,翻山難,翻越雪山更是難上加難。
這六天,雖然沒有發生大的意外,隊伍向著萬里大山的中心行程,也只翻越了五座山頭。
但要論到中間的艱難,任誰聽聞,都會直呼不易。
第一日,隊伍翻越過了八盤山最后兩座山。
因為地勢平坦,再加上已經積累的經驗的緣故,哪怕是疲憊作戰,也沒有出現任何意外。
整個過程中,不僅沒有任何人員損失,甚至連像樣的險情都沒能發生一個。
這般順利,讓所有人連帶蘇摩在內,下意識的忽略了后面眾人將會遇到的諸多困難。
在當時,蘇摩還定下了一個計劃行程,按照一天兩座山的速度,眾人在五月二日中午就要抵達起源領地附近。
可隨后,噩夢便開始了
第二日,當所有人來到高聳入云,垂直角度超過五十度的劍山腳下時,登山的難度也如同這劍山直轉而上。
哪怕是擁有冒險械工的地圖和最優路線,剛開撥兩百米不到,便有數名戰士接連失足,險些墜下懸崖。
與先前還有山石凸起的劍山相比,如今被大雪遍布的劍山才是真正的天塹。
這里根本沒有可以讓人立足的支點,也沒有固定身體的凸起。
如果不是中間的攀爬車可以給所有人一個向上的支撐力,恐怕就連蘇摩自己來爬,也會發生諸多意料之外的危險。
整整一天,本來豪言要連跨兩座山的進度,徹底拉了胯。
到了晚上,甚至還沒能登頂劍山,卡在了半山腰上。
沒辦法,看到所有人體力耗盡,蘇摩只能下令原地扎營,嘗試著在這狂風呼嘯不止的山腰上休息。
可萬萬沒想到的是。
在扎營的過程中,一股邪風吹過,戰士們手中用來固定的工具當即便被吹落了十之五六。
僅剩的那些,也還是之前害怕發生意外,多準備的一些。
這種時候,下去撿吧,等于先前用了一天時間登山的進度又重新歸零。
不下去撿吧,萬一手里僅剩的這些工具也沒了,那往后無論環境多么惡劣,所有人就只能被迫露宿野外。
如此糾結中。
蘇摩也只能祭出底牌,拿出冒險者終端調整到舒適度2,在劍山上形成了一座面積六十平方的地下臨時避難所。
靠著這六十平方,上百人擁擠在里面,才算是度過了一個難熬的夜晚。
第二日一早,所有人繼續上路。
靠著昨日里翻越的經驗,隊伍的速度終于是快了許多,在臨近下午時分登頂了劍山。
可到了這,又一個難題擺在了所有人面前。
這么抖的山體,該以什么辦法往下
以攀爬車作為支點確實可以維持所有人緩緩往下靠,可要是失足的人變多,突然帶來一股向下的沖力。
恐怕到時候所有人都得被帶著一路滾下劍山,尸骨無存
這種直觀的問題擺在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