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選擇了拾荒者路線的村民,經過第一天后,已經徹底知道了天元鐵幣的購買力。
為了不餓肚子,甚至購買更好的裝備。
他們迫切的需要出售手上的東西,保證自己的探索進度始終維持在前列。
而那些在村子內或者村子周邊工作的其他路線者,手上也同樣有閑置的天元鐵幣,需要交換物資來改善生活。
兩者的需求對在一起,僅僅一天時間便使得市場規模翻了十倍不止。
順著唯一可以通行的路往內,一路上擺攤“賣藝”的人也不少。
大多數人都將一塊不知道從哪里找來的廢棄磚塊擺在面前,上面用黑炭寫著特長和路線。
一個完整的拾荒者隊伍,除過體力消減速度極慢,可以不斷在廢墟中翻尋的拾荒者外。
至少需要配備兩名身強力壯的建筑學徒,負責拆除那些擋路的廢渣,以及搬運撿拾出來的物品。
另外最好還能有一個預備役士兵,來保證探索途中可能發生的危險,進一步確保隊伍的效率。
在主頻道只能公屏聊天不能私人聊天的現在,這種賣藝方式確實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不過外圍的這些攤位,和靠近村子周邊的那些可就差遠了。
穿過霧氣定睛一看,蘇摩有些愣了。
之前他還以為村口處堵住的人流是排隊前往村內,中途有人逗留閑聊導致。
現在一看,哪里是人流堵住,明明是排出了幾行長隊。
那些打著光亮的小攤都是些售賣食物的攤子,生意個頂個的火爆。
“咦,拉面榨汁他把拉面攤子開到村門口了”
蘇摩輕聲驚咦。
他倒是沒想到排隊人數最多的竟然是之前第一個通過路線測驗,成功選擇廚師學徒路線的馬浩歌。
之前陳審就說這人想要出去單干,脫離村子食堂體系。
現在一看,他這選擇果然沒錯。
在這里做生意哪怕一人只賺01個鐵幣,光排隊的這近百人都能普通路線者一天的任務收入。
要是利潤再高點,人數再多點。
一天幾十個鐵幣上下
好家伙。
民以食為天,這才是真正的手藝人啊
按照這個攬金的速度,蘇摩完全相信,馬浩歌怕是要開上村子內第一個不靠貸款的小店。
“不行,這么多人,我也去嘗嘗味道。”
來到拉面攤前方的隊伍后方站好,蘇摩左看看右看看,頓感新奇。
也不知道村子里這些選擇了廚師學徒的鬼才從哪里找來的調味料和廚具。
周圍除了拉面攤之外。
雜糧煎餅,石磨腸粉,野菜炒飯,干蒸大餅等等攤子前同樣不缺少排隊的人。
對比起食堂內的價格,攤位不用繳納租金,自然能更進一步壓縮成本。
尤其是那干蒸大餅,只要一鐵幣就能買到巴掌大的餅子。
就算味道可能一般,但用來充饑或者當做干糧那可是再好不過了。
“看來是我疏忽了,現階段進食堂純純是奢侈消費,不光是村民們要多支出一筆,承包窗口的人同樣要支出一筆。”
“擺攤經濟”
對于眼前發生的一切,蘇摩很快便想明白了改革過程中的疏忽。
又是需求和市場之間的關系。
在最初的想法中,他壓根就沒想到這些人會如此之快的將攤位支到這種地方來形成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