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好消息,因為我們能從他們之前的設計圖中,大概找到這座醫院的緊急人口以及設施存放處。”
基金會關于每個城市的情報收集,做的異常到位。
達倫簡單介紹后,便從動力戰甲的儲物格內拿出一張記錄著地圖的卷紙。
在一塊腐蝕了大半的車架上攤開,上面簡略的勾勒出凱旋醫院的大致地形圖。
整個醫院地形呈現方方正正的四邊形。
兩個高樓分別位于東西兩側。
東邊的是富豪非常喜愛的“療養樓”,西邊的則是重癥治療的“重癥樓”。
名字不同,兩座大樓的設計語言也完全不同。
就比如療養樓的每一個房間都是重癥樓的三倍大小,還用上了無邊框的全景大窗,可以俯視五環旁邊的整條基蘭河,可謂是十足的江景房。
而重癥樓就有些慘了,房間小不說,從窗外看去就只能看到鋼鐵構成的城市,造型有點類似于地球上那些超高層居民建筑。
在兩座大樓的中間,則是高度為十二層的兩片對面醫療設施體。
靠近重癥樓一側的位急診部,靠近療養樓一側的為門診部。
“平靜中和蘚最喜歡的生長環境大多都為內部環境較為穩定的建筑,它們不會和孢子蘚一樣露天生長在建筑表面,伺機寄生捕食過路的生物。也不會和光和蘚一般,喜歡攀附在高處吸收光照增殖己身”
“我們想要找到大量的成熟中和蘚,就必須將目標放在整座城市環境最穩定的地方,以這座凱旋醫院為例,只要醫院下方的供能設施還沒有完全罷工,這座療養樓就是它們生長的最好地點。”
“罷工難道療養樓現在還有人維護嗎
老遠處已經可以隔著霧氣看到隱隱約約的大樓外貌,封龍心中一驚。
不同于外部破落的其他建筑,這座高達二十九層的療養樓外立面竟然還保持著半新狀態,與周邊其他高樓形成了天壤之別的差距。
大樓的外部表面,既沒有讓人惡心的孢子蘚吸附,也沒有其他植物攀附其上。
如果忽視周邊環境地貌,單單將這座大樓拿到地球現代哪一座大都市都不會突兀,甚至還有點前衛。
“維護這個凱旋集團確實挺厲害的,到現在也還沒有倒閉。但他們好像一百多年就已經離開這里,遷徙到圣城周邊去了,這里的產業自然也沒有了任何價值。”
“你現在看到的一切狀態,大概都是建設在療養樓地下的自動維護機器人還沒有全部罷工。根據我們收集到的情報上描述,這里存放著一根可以供能一百年的超級燃料棒,就鎖死在療養樓的底部。哪怕外面的能源供應已經切斷了兩百多年時間,它也依舊能供給樓內的基礎設施一些必要能源。”
“不愧是有錢人居住的地方,竟然這么奢侈”
封龍大為震驚,不由對藍星戰前人類富豪的生活有了更進一步認知。
好家伙,在研究出可控核聚變幾乎能源無限量供應的狀態下。
人類的生產力要想得到質的突破,確實得將重心放在人工智能上來替代工作。
而掌握了大量生產力的富豪們,生活也比想象中的奢侈太多。
就拿這座居住的大樓為例,這能源居然能在文明沒落了兩百多年的現在,依舊保持著供應。
要是地球人類有這技術,何愁無法登陸火星進行殖民啊
“等等,既然這大樓內部的環境維護還沒有完全停止,那豈不是會有很多掠奪者或者是流浪者住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