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巨壁下方,直到發現一束生長在角落的小白花,蘇摩臉上這才出現一抹笑容。
“怎么了”
凱文轉過頭,有些訝異。
“等會你就知道了。”
對于這個乖巧的徒弟,蘇摩賣了個關子。
一行人通過破開的城門,很快便進入到了建設了不少時間的晴港新城內。
和上次進來第一眼看到的先進工業區不同,現在的新城明顯更像現代城市。
整齊的地磚鋪設在入城口,兩邊均是鱗次櫛比的制式房屋。
只可惜由于人口的流入遠遠超出了這塊土地對人口吸收的極限,且新城本來的規劃也決定了他們不可能產生太多的工作崗位,于是便只能通過大量基建來吸收消化。
而這種做法直接導致這些開辦在街道兩旁的屋子大多都是民居,并沒能合理的利用起來形成商鋪刺激消費。
其弊端,就連獵虎這個外行人都一眼看了出來。
不過要是放在以前,獵虎或許會直接嘲諷出聲。
現在,他說話時卻不由自主的看了眼蘇摩,并沒有急著發表意見。
“唔老師,他們這做法好像有些不符合經濟發展吧”
“這可不一定。”
蘇摩輕笑著搖頭道。
物資生產方式決定了產業構筑模式。
每一次生產力的變革,都會讓底層勞動者的身份不斷提升。
“只要晴港避難所的淀粉,蛋白質生產機沒有壞掉,他們完全有能力養著幾十萬閑人不死。”
“但要是他們給這些人一份體面的工作,讓他們擁有消費能力。”
“舉個例子,他們如果想要購買一些晴港避難所只有庫存,無法繼續制造的物品呢”
“或者說大量的娛樂活動,那些活動中損耗的物資又該怎么彌補呢”
蘇摩沒有說的太透徹,但在場的都不是傻子。
就連獵虎也聽懂了。
晴港新城雖然接收了一大批流浪者,但他們卻并不想為此多付出額外的物資。
供應這些人的日常生存所需已經是極限了,再損耗下去就是一筆虧錢買賣。
除非這些人表現出更多的價值,或者是城市打通一條新的商路。
只有這些人的工作能夠產生外部利益時,他們才能得到內部的地位和合理待遇。
事實上,新城內的現況正是如此。
這里并沒有關閉對流浪者的接收,只要愿意來,就有救濟餐發放。
救濟餐持續十四天。
第十五天如果還想吃飯,就只能前往參與到新城安排的建設任務中。
只是這些建設并不能給新城帶來發展。
就像是民居,建一百座,建五百座,只是讓流浪者有個地方住罷了。
物資依舊在不斷的消耗,沒有外來的補充。
所以發放到流浪者手中的,也就只有一份簡單的救濟餐而已。
他們想要交換一聲新衣服,也只能用自己領取的餐食來兌換。
這對于幻想著能和地鼠老居民一樣正常待遇的流浪者們,顯然不是一個好消息。
“所以之前的戰爭不是他們逼著,而是流浪者主動去的”
獵虎若有所思道。
“答對了,戰爭帶來的掠奪能夠產生外部收益,所以流浪者們才能拿到額外的物資獎勵,并不會消耗晴港避難所的原有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