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制造出一個合適的地形來進行發電,或者是找到一個廉價的能量獲取方式開啟投放。
別說是支援巨樹根海域了,就是將那處學院的分基地占領也不是問題。
然而研究了一會,蘇摩的腦子中還是不可避免的冒出來了這樣一個想法。
“要是晴港避難所那處能源高塔還能用就好了”
“或者能拿到之前那個基金會的隊長彭邱所說的核能發電機,一百萬度電就好解決了。”
比起什么高山發電或者深谷發電,利用初級核聚變來制造能源簡直不要太方便。
而且最關鍵的是藍星的核聚變已經進化迭代了幾代,完全是可以用的狀態。
只可惜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擁有這技術的恐怕只有那處學院分基地以及企業的胡萊城有。
難道必須得去打那處分基地
看著面前的白紙,蘇摩不禁陷入了沉思。
但他不知道的是。
與此同時,晴港避難所的高塔前,哈迪斯也發出類似的感嘆。
“唉,要是這座高塔還能用就好了”
夜雨飄零。
站在已經接近崩塌的聚變能源高塔前,哈迪斯的臉上寫滿了唏噓和感嘆。
兩個世紀的時間過去,晴港避難所只有很少人知道這座高塔是從戰爭前就已經建立起來的,曾經本打算作為戰爭爆發時城市的應急能源中樞。
只是戰爭爆發的太過迅速,又快速蔓延到了世界每一個角落,才導致能源高塔還沒來得及使用上,整個晴港市便四分五裂被割據。
而作為早期遺留下來的產物。
盡管維護手冊仍在,但負責維修的人卻早已經故去,留下的后代也沒繼承多少水平。
這就導致了現在高塔一旦損毀,想要修復的難度變得奇高無比。
要么找到熟悉高塔維護的人員來帶領施工,要么就高價聘請企業的維修工來修繕。
除此之外,能維持內部不惡化就已經是工程師們在盡最大努力了。
當然,失去了這座高塔后,晴港避難所也不至于走到油盡燈枯的地步。
現在避難所內部還有六臺核電機正在運轉,能夠持續不斷的輸出能量供給地下地上。
以及倉庫里還有三臺核電機備用,按照單臺五年的壽命,至少短期內不用擔心無機可用。
但問題是這些能量可不是白來的,需要從基金會那里購買的燃料棒中進行轉換。
如今世界已經變化,基金會不知所蹤,往年會來兩趟的船隊肯定是沒法指望了。
在沒找到新的燃料棒補充來源之前,晴港避難所也必須得過緊巴巴的日子。
除此之外。
“生產核電機的那臺工業核心還沒定位到具體位置嗎”
看向旁邊畏畏縮縮的指揮官埃德蒙,哈迪斯面無表情的轉過了頭。
要說晴港避難所擁有的工業核心中最重要的一臺,肯定是這臺能夠生產核電機的核心莫屬。
當年身為晴港市長的老哈迪斯為了搞到這玩意,可是動用了不少人脈和人情。
甚至一度驚動了企業的高層管理,才得到了批準,以特權將其購買了回來。
這玩意的使用方式無比簡單。
只需要放入核心需要的材料,經過一段時間運轉,其內部就會自動生產出全新的核電機。
可謂是一個避難所的支柱核心
然而要說晴港避難所內最不重要的工業核心,也依舊是這臺。
以往高塔還能夠正常運轉,能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時候,誰會關注一臺能夠制造核電機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