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從周朝開始,周人在承認帝是主宰的前提下,更多地使用了神概念。
使得神從有血有肉的其他形象開始轉向抽象的精神實體。
封神榜便是這一變化的代表。
“可以冊封每一個行業的領頭者使他們在研究上的速度加快,并隨著對該行業的貢獻發展,獲得更多其他能力以及加成”
讀完了有些繞口的解釋,蘇摩微微點頭。
果然沒封神演義里那么夸張,但也絕對是相當有用的獎勵了。
使用得當,或許會比經驗附加的效果還好,能快速增加學術突破的速度。
“看看第二項新的選擇。”
固有的升級路線已經帶來了驚喜,蘇摩又將目光打量向多出來的選項。
描述彈出。
選項二逐能時代
描述輻射,閃電,原子裂變外在的能紛繁復雜,左右著世界的變化,既能帶來創造也能帶來毀滅。變異,開發,進化內在的能萬緒千端,左右著人類探索世界的方式,既能帶來升華也能帶來死亡。這是一個人類無限探索能的時代,也是人類真正踏上認識生命本源的時代。
時代評分9分一個不合格的極端時代,在追逐能的道路上,人類為之犧牲了太多。
升級條件權限x;選擇后可詳細查看
升級獎勵外在能探索次數1;內在能探索次數1
探索次數十五天刷新一次,未使用將不計入刷新時間
提升最高能級,刷新時間將產生一定幅度的縮短
特殊時代加成逐能效率提升10;已發現能品質將持續微弱的提升
特殊時代獎勵無限能
雖然已經猜到了第二項選擇并不會按照常規的時代來,但真切的看到系統給出的描述后,蘇摩心中仍然是無法控制的一驚。
逐能
反復念叨著這兩個字,一絲大膽的想法涌入腦海。
長久以來,對于游戲賦予人類的路線能力,蘇摩心中都存在懷疑。
畢竟這不是一個真正的游戲,只需要在后臺修改下數據文件就行。
人類的構成也不是一行代碼,往上改一改代碼就能實現能力增加。
作為碳基生物,身體素質以及特殊能力的提升,離不開內在能量的提升。
游戲會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嗎
某種意義上,蘇摩心中的答案是肯定的。
至少現在應該還處于三維的游戲,做不到這種能打破宇宙定律的規則。
否則它也不用在漫長的宇宙周期內東躲xz,躲避最后的毀滅了。
“選項一走的就是常規的科技路線,短期的終點應該是信息時代或者后面的星際時代。”
“而選項二走的應該是挖掘這種奇怪的能力根源不斷挖掘,不斷提升,難道這是走向成神的路線”
蘇摩暗暗思忖,判斷兩個選擇之間的優劣。
已知的信息,科技發展是肯定有限制的。
將其看作是跑步運動,最初從百米十五秒提升到十三秒,十二秒或許不難。
只需要穩定踏實的訓練,再加上對技巧的不斷琢磨就能達到。
可再往后想要達到十一秒,十秒,甚至十秒內。
難度相較之前,無疑是成倍增加。
藍星人的科技發展到了人工智能時代后,雖說是走歪了路子,導致內部產生了分歧。
但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原有的科技上限實在是難以突破,最終才引發矛盾。
而另外一項逐能路線,看起來的上限就要比科技文明高不少了。
按照人類的研究進度類比。
哪怕藍星人已經研發出了核裂變,并將其迭代了好幾個版本。
對于人體的研究仍然處于初級極端,并沒有掌握關于進化的秘密。
所以那處九州裂谷研究所在發覺地球玩家竟然可以如此輕易的提升,才產生了如此濃重的興趣。
不過,上限是上限,難度是難度。
科技文明的上限雖然暫時看起來不高,但優勢卻勝在穩定。
只要按部就班的復制人類在地球上的發展,就能快速在廢土達到同樣的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