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局已定。
最刺激的千人圍攻落下帷幕后,正賽的重頭戲已經去了十之八九。
有超過八成的參賽者已經放棄了深入正賽后方的地形,將心思全部放在賺取更多的積分上。
究其原因,營地完善的服務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正賽的難度實在太夸張。
如若不是蘇摩的出現,四星級的滾石峽谷都將淘汰至少一半人。
更別說森林后五星級的重力沼澤,幾乎是擺明了要勸退所有參賽者。
自然,剩下的十天時間里,由蘇摩帶領的闖關成為了唯一的看點。
首先是二星級難度的迷蹤森林。
從觀眾的角度出發,在高空俯瞰整片森林。
整片迷蹤森林的面積其實并不大,甚至比靈魚湖泊占地面積還小一些,整體地形像是一個狹長的走廊,一直綿延十數公里往西。
如果能順利穿越這片森林,便能馬上看到一望無際的無邊海。
而此次的決賽地點霧島,便處于無邊海內的某個地方。
“需要一直固定好方向,往西邊嗎”
有了確切的地形觀測,以及正確穿行的方向。
按理說只需要一直保持往西,參賽者們就能成功的走出去。
然而實際了解完情報后,蘇摩卻發現迷蹤森林內部遠遠沒有想象的這么簡單。
首先是迷蹤森林自帶的難度。
其內部并非想象中的多種多樣,而是由四個不同種類的巨木組成。
a枝干粗壯古樸,表皮歲月感濃重的的斑駁巨松。
b樹冠如蓋,葉片寬厚深綠,氣質穩重堅韌的云杉。
c盛開著特殊白色小花,散發著淡淡香味的樟樹。
d葉片如刺,看起來像是掛著一把把短匕的鐵杉。
a,b,c,d四類植物在迷蹤森林內隨意組,將地形排列成各種樣式。
例如參賽者進入的初始地點排列方式為北a,南b,西c,東d。
以樟樹為目標方向,參賽者往西邊出發。
但在往前兩百米后,組合會馬上變成北b,南a,西d,東c。
這時候又要以鐵杉為目標,才能繼續確保自己的方向是西邊。
繼續往前兩百米,地形或許又會發生變化,或者是回到最開始的組合。
參賽者想要確保自己走的還是西邊,就得一直反復不斷的確定方向才行。
而人類的注意力恰巧是有限的,來回的變化會快速消耗注意力。
一個不留神腳步走錯,接下來再想要調整方向可就難了。
并且最惡心的是迷路后的方向調整。
要是一個人還好,走錯了大不了退出到森林外重開一把。
但人多以后就沒這么簡單了。
有的人認為自己走對了,還堅持著往認定的方向走,誰也勸不住。
有的人認為走錯了,再走一步路都是浪費時間,干脆擺爛停下。
兩種意見來回沖擊,矛盾爆發以后,會再度消耗注意力。
哪怕眼下路線確實是正確的,矛盾之下也很難一直往前十幾公里。
此外,除過迷蹤森林本身的難度,地形自帶的規則也大幅度提高了難度。
進入迷蹤森林后,同一時間段內一并進入的參賽者,會被隨機投放到內部的某個點位。
想要借助一次次的摸索試探,最終得出正確的地形圖不是不行,但短時間內絕對很難完成。
再加上禁止離開地面五米這一項堪稱致命的規則。
和地形難度三者合一后,哪怕有人已經嘗試過數十次,也很難確保每日任務兩公里能夠順利完成,就更別說保證方向走出這片森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