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算在接受范圍內。
在地球最初一版地震荷載的理論課本上,編寫者對地震所能達到的最高等級設定為12級。
當然,這并不是指13級,14級,以及更高等級的地震不會發生。
大抵在地球6500萬年前,造成恐龍在內的三分之二的動物物種消亡滅絕的隕石撞擊災難,其強度便達到了里氏13級。
不過里氏震級規定是有缺陷的,它和震源的物理特性并沒有直接聯系,如震源的大小、深度或錯動的斷層面等。
這一震級規定主要是基于地震波振幅的對數測量,因此并不能完全反映地震的破壞潛力。
再加上“地震強度頻譜的比例定律”的限制,在885級左右會產生飽和效應,導致很多強度明顯不同的地震用傳統方法計算得到的里氏震級數值相同。
簡而言之。
如果把一次九級地震的能量高度集中在一個小區域,如天元領地內。
那么由于能量集中,破壞力將極為巨大,其里氏震級可能會非常高,甚至超過12級。
相反,如果同樣的九級地震能量均勻分布在一個更大的區域,如整個新大陸,那么由于能量分散,每個地點感受到的震動將會減弱。
這種情況下,雖然總能量仍然很大,但里氏震級可能連三級都夠不到。
放到現在,那些受到9級地震對待的大型勢力,例如企業的胡萊城。
只要勢力范圍大一點,大抵只會傷個元氣而已,根基還是能保住的。
“不過沒人的地方12級,不,很可能已經達到了13級。”
抓住窗邊早就設置好的扶手,兩人的視線同時飄向掛在室內墻壁上的屏幕。
早在地震來臨的第一時間,屏幕就已經自動打開,顯示出監控畫面。
一共有六個,其中四個分布在天元領地東南西北方向,另外兩個布在城市里。
受到游戲規則的影響,地震在玩家領地一百公里范圍內的威力,依舊保持著和預警差不多的水平。
但在領地外,恐怖的能量在地底深處卻已經悄然醞積了數天,無聲無息中積聚著驚人的力量。
如今,這股力量終于達到了頂峰,頃刻間爆炸宣泄而出,其強大無比的力量仿佛能夠撕裂一切阻礙。
隨著第一聲爆鳴響起,仿佛是一個信號,緊接著更多的爆鳴聲接連不斷地響起,每一次都比前一次更加響亮,更加震撼。
轟,轟,轟隆
比起煙花響亮十數倍的爆鳴聲接連響起,咯吱咯吱的地殼運動聲在空氣中來回回蕩,如同奔雷滾滾,震耳欲聾,仿佛要將整個世界都淹沒在這連綿不斷的轟鳴聲中。
地面上,巨大的裂縫瞬間出現,如同閃電落在了大地上,形成了一道道觸目驚心的溝壑。
眨眼之間,這些裂縫不斷擴大,仿佛有某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在驅使它們向前延伸,僅僅是數秒便已經擴大至出現時數十上百倍大小。
與此同時,天空中的景象也異常駭人。
熾熱的火光在云層中閃爍,宛如無數顆流星劃破天際,形成了一幅幅壯觀的畫面。
一條條斷開的地震云在空中形成,它們扭曲、翻滾,仿佛要將整個天空都壓垮下來。
“這種力量足以再造整片廢土世界了。”
蘇摩目光炯炯,盯著畫面中仿佛被一刀劈開的天空,心中既有對災難造成的影響擔憂,也有對這般夸張力量的心馳神往。
擁有了承載權限的界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