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五經有些后背發涼的劃船離開上游,順著昨日來的路而去。
這些人爭的并不是往后頂峰期的魚獲資格,而是當下這幾萬尾的打撈資格。
大脖子很多地方都說的很多,但他卻忘記了現實問題。
現在九成九都是想要活下去的人。
如果這個時間就有勢力出來霸占了上游的打撈資格,那有些人是真敢拼命的。
而兩個月的頂峰期,那時候剛好到了秋收。
一切順利的話,幸存者們都有了撐過冬天的物資,自然不會因此再拼命。
這時候接管打撈權,才不會引起這種要命的反抗。
而要是秋收出了什么問題,導致幸存者們沒有攢到足夠的物資過冬,那這種亂斗估計還會一直持續下去。
“企業生活在這里也不見得是什么好事啊。”
聯想到自己抄錄的其他信息,明五經暗嘆道。
企業也肯定知道他們這么做,到底會引發什么后果,但他們依舊沒有停下。
如果未來領地真要和企業對上,那這絕對是一個不亞于異族的對手。
并且等到他們裹挾更多人類后,難纏程度甚至還要大幅度超過異族。
時間接近轉鐘,明五經終于是賣力的劃到了護衛艦停泊的位置。
船上的警衛本以為還要再過三五天才會有信息傳來,沒想到昨天剛走今天就有人回來,還以為那邊出了什么大事。
等到問清楚是打聽到重要信息需要傳遞,所有人這才松了一口氣。
“那你趕緊休息吧,晚上也別趕路了,翻譯傳信的事交給我們。”
將明五經安頓好,留守的十幾人精神一振,立馬開展了翻譯工作。
完整的傳遞每一份公告信息很難,字數長了,發言頻率過快都會被游戲識別為垃圾信息,直接進行屏蔽。
因此,他們需要先將每一份信息進行精簡,最后在不改變含義的情況下傳遞。
一直到朝陽升起,前前后后過百條信息,這才算傳遞出去。
天元領地,希望鎮,外事部。
隨著廢土環境進一步安定下來,越來越多的聚集地建設,外事需求也日益龐大。
如今,不管是之前的通訊部、對外聯絡辦,還是信息室、收發室,但凡和對外交流有關的部門,全都被統一整合到了天元領地外事部這一大框架之下。
而原有的通訊部部長鞏正揚,也名正言順的成為了外事部的部長。
作為一個人員規模已經快要達到兩百人的龐大機構,在已經快要建設完畢的希望鎮三期,鎮長喬院生特批了一棟獨立的五層小樓,將其作為外事部的駐地!
其內部,不僅提供全天二十四小時的自助餐服務,能夠保證聯絡員足不出戶就可以吃到新鮮的飯菜,其他諸如住宿,洗浴,購物等生活服務也都一應俱全。
只不過自打搬遷以后,這些服務基本都沒用上過。
到了晚上,大家還是習慣各回各家,只留下必要的人員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