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那位被流放六次的鋼鐵慈父同志,就曾經被流放去過靠近北極圈的小村莊,獨自生活了五年。
整整五年,鋼鐵同志住著簡陋的木屋,靠著打獵和捕魚為生的原始人生活,在西伯利亞接近零下六十度的天氣里艱難活著。
同時,也是這樣的環境造就了后面他如同鋼鐵一般的意志!
“目前的基地規劃肯定是要做到上下兩層,為了匹配深海避難所獻祭過來的一層,我的這層也要提到220平方”
在一張大的紙張上,蘇摩自己操刀,開始構思畫畫。
這么多寶箱開出來的食物和物資,以現在的倉庫大小肯定是存放不了的。
甚至后面瘋狂種田,收獲的時候,也需要冷庫來進行食物保鮮,最大限度延緩食物資源的變質問題。
“興建大型冷庫!”
在紙的的右上方,蘇摩寫下這六個字,同時用筆畫了一個圓圈,在前面打上著重號。
有著安全屋核心的瞬間造物功能,建設冷庫不需要請施工隊,也不需要自己挖,方便無比。
只要心念一動,放下安全屋核心,冷庫就能拔地而起。
“這個冷庫我需要在開辟一個地下空間,初始面積就定在100平方,到時候直接把上面封死,想辦法打一個主避難所直接過去的通道,安裝一個門”
“平時要用的物資都存放在外面的儲物室內,冷庫里降下溫度后,關好大門保持溫度,用來大量儲存食物以及懼怕高溫的物件”
有了思路,幾筆勾勒之間,一個草草的框架開始在紙頁上成型。
比起避難所里儲存食物的空間,如果以后真要建起來大型避難所,勢必冷庫的面積還要大幅度擴大。
這樣一來,將其放置在避難所里,就有點麻煩,還不如單開一個地下基地,試試能不能聯動起來。
“還有車庫,這也必須新開一個地下空間,也通過通道模式和地下避難所連接起來。”
在冷庫的旁邊,蘇摩再度記下車庫二字。
沒有電腦,自然沒有ad畫圖軟件,想要畫出一張合格的設計圖,有了沈一天的前車之見后,蘇摩只能自己想辦法。
有地虎在先,以后的載具肯定不會拘泥于一個,所以一個大型的地下車庫是非常有必要的。
現階段可以先不著急,創造一個100平方的,停放地虎。
等到后續有大型載具加入時,在作打算。
陡然新加一層,在加上兩個獨立于避難所之外的模塊,蘇摩頭疼無比。
硬著頭皮,足足畫了一個多小時,一張簡易的初稿在紙上慢慢浮現,兩個附加模塊,兩層的設計。
包括廚房,干濕分離的洗浴間,上廁所用的衛生間,這一次全部給規劃了進去。
并且在二層的空間里,蘇摩還專門隔出了一些位置,用來興建一個鍛煉身體的健身房。
“這么拙劣,也不知道系統認不認可我的設計!”
懷著忐忑的心情,蘇摩運起注意力,看向圖紙。
“系統,系統,這是避難所設計圖紙”
“這就是避難所圖紙!”
一陣默念,似乎系統被念叨煩了,一道虛幻的界面跳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