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1930年左右,聯合碳化物公司建立了第一個用石油熱裂化副產品乙烯為原料,經硫酸吸收再水解制乙醇的工業裝置。
這種鼎鼎有名的乙烯間接水合法方便簡單,又有顯著優點,一經出現,便成為制備乙醇的最好方法。
避難所里有大量的高純度硫酸,大雪天的,也沒法出去,吃了點餅子恢復體力后,蘇摩開始專心制作。
沒用多長時間,大量的乙醇制備完成。
至于制作乙醚就更加簡單了,按照反應式,想要制備乙醚,只需要一個斷O-H鍵一個斷C-O鍵就能完成。
有著大量的實驗儀器,以及前人踏出來的路,無煙火藥最大的難點其實是合適的“棉花”而已。
至于用來配置穩定劑的二苯胺,在無煙火藥里只占用一點點。
研究了一番,發現系統售價并不貴后,大手一揮,僅僅花費20生存點,蘇摩就買到了足足可以制備兩萬發子彈的劑量。
“壓片切條干燥硬化”
一步一步,蘇摩做的極其耐心,完全遵循科學制備理念,一直到傍晚時分,所有的火棉總算制作完畢!
整整齊齊切成條狀的無煙火藥放置在工作臺上,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有一種別樣的美感。
多日來勞動工作,蘇摩的手已經變得略顯粗糙。
尤其是撫摸在無煙火藥之上,這種摩擦的觸感更為強烈。
“無煙火藥啊!幾個世紀都沒能研究出來的東西,然而從開始制備到完成,我只用了一天的時間!”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這一刻,蘇摩無比慶幸在和平年代那些有意無意接收到的知識。
可能是一本小說,也可能是一篇知乎回答,甚至有可能是一條夾雜著大量無用信息的營銷號。
這些信息流組成了現代人龐大的知識儲備,來到末世廢土后,可以快速轉化成“實力”!
有著模塊化的機床,完全不用等到所有無煙火藥全部干燥硬化完畢。
3000發子彈需要18單位的銅塊以及2單位的鉛塊。
銅塊目前基地里有大量的富足,用來制備最重要的彈藥,蘇摩一點也不心疼,直接來到地上搬運足夠的銅塊放置在機床旁。
將所有的無煙火藥和鉛塊一并放入到機床的儲物空間后,帶著忐忑的心情,蘇摩點選了制備彈藥。
機床目前的儲存電量是50度電,經過一天時間的充電,已經達到了峰值。
制備3000發子彈需要23度電,沒有過多的準備工作,當綠燈亮起時,面帶神圣,兩只手臂同時按下制造按鈕,熟悉的圓形鐵罩再度出現!
咯噔,咯噔,咯噔
一陣又一陣的異響在度出現,同時,機床里的鏈條開始轉動工作。
沒等兩分鐘,當一道約莫有拳頭大小的圓形切口出現在鐵罩上時,收獲的時間終于到了!
嘭!
當!
一枚黃銅色的子彈被機床吐了出來,飛進了機床前面自帶的鋼制收集桶里,發出“動聽”的脆響。
隨后,就像是玉米進入爆米花機一般,越來越多的子彈被噴吐了出來,撞進桶里,被里面的鋼帶自動排成整齊的形狀。
坐在機床的收集桶前,蘇摩托著頭,靜靜的看著里面整整齊齊的5.56子彈,內心的幸福感一波接一波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