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話說回來,這個冬天我們雖然搶到了兩噸煤,但情況依舊嚴峻啊”
“造房子用的基礎建材我們目前根本無法滿足一千多人,臨時起木頭的話,天氣不好,又達不到曬干可以上房的需求”
“再要是混凝土倒是可以,但是鋼筋,原材料這些東西,我們完全湊不夠,有點麻煩”
四月十八號,新大陸上的第一場災難就會降臨。
距離下雪還有最后十五天時間。
不算上今天,更是只有兩周的時間用來基建。
在這段時間內,村民們需要依次完成住所,營地圍墻,基礎防御設施,以及基礎工作車間的建設。
時間非常緊迫!
再加上現在所有人還住帳篷,房屋是亟待解決的第一個點。
“明天還會下雨,所以我們就算砍了木頭,時間也不足夠干燥”
濕木頭建房子很容易發生蟲蛀,卷翹,開縫,開裂等跡象。
就算是洼地開出來的資源木質優良,至少也得有個半個月的時間處理,才能初步應用于房屋建設上。
“混凝土的話,機器倒是好解決,我這里有完整的圖紙,很容易就能改造出來”
“但難點是后續的材料的供應,我們的骨料目前還沒有穩定的來源,加上混凝土房屋就算建好了也得很多天來干燥”
“不太適合現在的多雨氣候”
蘇德本一愣:“這么一說,我們的選擇就只剩下土房子了?”
“這東西倒是建起來容易,防寒也很好用,關鍵是后續想要再拆了,重新擴建就難了!”
土房。
是華夏悠久建筑歷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古時技術落后,造不出鋼筋混凝土,生產力低下,磚瓦巨木價格高昂。
人窮,靠山吃山。
石料在西北平原地帶較少,加上石料不易加工,另外磚頭價錢高昂。
但是西北土層厚,有大量黏性好的土質,加上土好加工,農戶自己就可以用模具打成土胚,成本低。
因此,土胚成為窮人筑墻的主要材料。
直到八十年代,西北地區農村建房依然有不少人家使用土胚筑墻。
后來隨著經濟發展,才逐漸過渡為磚房、磚混房。
只可惜,這東西的缺陷也很明顯。
土胚同樣也需要長時間的干燥,否則潮濕以后,很容易強度降低,發生倒塌的慘禍。
以現在的天氣來說,土房也是第一時間被pass的對象。
如此一來,能做的選擇除了靠游戲核心衍生出來的避難所,便只剩下了
“蘇叔,你知道.活動板房嗎?”
一個熟悉又陌生的詞。
看到蘇德本搖了搖頭,蘇摩嘗試著比劃了一下。
這一次,蘇德本馬上恍然大悟似的點頭:“你說的是移動房屋,那種由鋼板固定起來的?”
“對,就是那種”
“鋼板的話,我們制造上倒不是什么問題,而且可以想辦法在中間多填充一些保溫材料”
“最重要的是,這種東西很方便,我們想要拆裝都不費事”
“再加上我要通鍋爐,集體供暖,用活動板房也能避免所有人蓋得房屋規格不同,增大供暖難度”
蘇德本只用了十秒鐘來消化蘇摩吐露出來的兩大計劃。
期間,他的機器人眼睛不斷發射出精光,掃描著下方的大地,偵測數據。
第十一秒,機器人擬人般的吐出一口氣。
“計劃確實可行,我們的地基很穩,只需要簡單的收拾,就能創造出搭建板房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