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篩選在外。
屬實不是一種好的體驗。
對于二人,在拿定主意后,蘇摩也沒有多說,而是走上前,輕輕地將手搭在了他們的肩膀之上。
“放輕松點,只是一次普通的篩選而已,又不是定下了你們各自的命運”
“誰能想到,一個普普通通的法學生能在末世里走到如此地步,誰又能知道一個退役軍人可以在末世里重新煥發第二春”
“既然我能將印記帶回來,我就有辦法給你們裝上去”
蘇摩的語氣極為篤定,但在二人聽著倒更多的像是安慰,鼓勵的話。
不過,這話終究是起了一些作用。
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揮手散退了幾人暫時下去自我開導后。
蘇摩目光一凝,大咧咧的坐到了呂寬平日里工作的桌子上。
作為能選中參與遠征計劃,且能在所有人中坐到第一把交椅。
從性格來說,呂寬并沒有電影里,科學家模板里那些頑固的性格。
他的性格溫順,做事總是考慮別人會不會舒服,除了科研上的觀點,在生活中,連說話的語氣他都刻意保持著不會太過于尖銳。
而在這張之前咋咋呼呼,如今毛邊以及桌面,已經被修的極為工整的工作桌上。
蘇摩也看到了更多自己想要看到的。
知道今天要實驗,昨日里桌子上大多專屬科研設備便已經被收了起來。
此時還剩下的,則是一些平時會用到的小工具,以及呂寬每日都會翻看的書本和手稿。
拿來書本,在已經有些發黃的第一頁書皮上,蘇摩看到了明晃晃的“核能場”三字。
顯然,在發掘到了血土這種可以催生核聚變的土壤后,呂寬的興趣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轉變。
這本從遠征基地帶過來的書籍,已經成了他的貼身之物!
略有興趣的,蘇摩翻開了書本的前半部分。
除過目錄部分,到了正文后,上面本來的字跡大多數已經被涂抹的七七八八,到處都是呂寬留下來的小字標記。
逐字逐句的,呂寬的研究做的非常認真。
哪怕是其他人拿到這本書后,也能通過他的標記和注釋,極快的汲取到內里潛藏著的知識。
一整本書,有八百六十頁。
翻到四百七十五頁后,蘇摩看到了呂寬在昨日里留下了的標記,以及一張有淡綠色荷花圖案的書簽。
“知識不會辜負勤勞的人!”
“幸運不會放棄努力的人!”
書簽上的兩句話,和呂寬的字跡有點相似,但細節處,卻明顯青澀的多,顯然是他還年輕時便留下來的自勉之語。
翻到書簽背面,蘇摩停住了目光,嘴角帶上了一絲笑意。
“希望早日能研究出來核聚變,擴大產能,和這幫兔崽子搶身體的日子,真是難啊!”
不同于之前的泛泛而談,新的自勉語句“白”了很多,但對于呂寬來說,效果卻好了不止一點半點。
每次看到這句話,哪怕是困倦時,依舊能激起他的學習欲望,一頭扎進核物理中。
“真是個可愛的家伙啊!”
放下書本,心中帶著些許感慨,蘇摩再度拿起旁邊的手稿。
與書本不同,手稿上的設計圖和靈感隨筆,大多是蘇摩之前吩咐下來的研究重點。
這些記錄里。
像是太陽能高效轉換技術,高能保溫材料,大規模風力發動機建設,小分子防御立場,循環式凈水清潔,地下城市管道鋪設,醫療設備再造等等民生問題。
被呂寬放在了前幾頁,進行了標紅。
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質,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稀有元素轉換生成,資源勘探采集等難題,被他放在了中間幾頁進行了攻堅標識。
在往后,自走單兵火炮,雷達衛星,單兵機械裝甲,智能化養殖場,現代數控機床,潛伏式爆破武器等等未來發展方向。
呂寬也沒落下,一一做了開題報告,留下了探索研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