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李景嘴里跟報菜名似的吐出一大堆的歷史文獻書籍,鄒哥以及一大堆網友一臉懵逼二臉懵逼的看著屏幕。
鄒哥面上波瀾不驚,心里卻在打鼓,什么鬼,三國不是光看《三國演義》就行了嗎?
隨后,彈幕里的大佬就開始了掃盲行動,針對李景提到的部分比較冷門的史學書籍開始科普。
《華陽國志》:晉朝常璩編寫的,現存的一部最早的、比較完整的地方志。
《讀史方輿紀要》:原名《二十一史方輿紀要》,巨型歷史地理著作。
……
好家伙,瞬間一堆的彈幕飄過,看得一堆吃瓜觀眾直呼大佬。
“你這是什么意思,你全都看過?”鄒哥的嘴角抽了一抽。
李景搖頭淡然笑道,那張面孔落在鏡頭里,卻什么都看不出來,畢竟還帶著頭套在。但是搖頭的動作還是能看出來的。
“不曾精通,只是略懂,略懂而已。”李景繼續說道:“我有一言,請諸位靜聽。”
話語落時,連屏幕上彈幕都少了很多,鄒哥本能的覺得有些不妙,難不成這次裝逼撞上鐵板了?
“姓鄒的說,王朗是一個丑角,單從《三國演義》上來看,確實如此,但需要知道的是,《三國演義》精彩歸精彩,它終究只是小說而已,就跟我們現在看的網文一樣,少不得夸張、爽、包括扭曲事實的一部分,比如歷史上斬華雄的是孫堅,而非關羽;火燒赤壁的是周瑜而非孔明;演義為了故事能夠更精彩,能夠更突出人物,少不得會虛構一部分故事情節,而我們的王朗王司徒,恰也在被虛構的這一部分里面。”
啊?
什么鬼?
斬華雄的是孫堅?
火燒赤壁的是周瑜?
一堆網友開始懵逼了。
李景渾不在意彈幕上飄過的質疑聲,繼續說道:“王朗此人,年輕時拜太尉楊賜為師,因為博學多才,被賜官為郎中,東漢的郎中,那可是僅次于丞相、尚書、侍郎的高級官員,后來楊賜病逝,他也辭去官職,為楊賜服喪。這樣一個有才,又有孝心的高級官員,怎么到了鄒大師嘴里,就成了一個小丑了呢?”
王朗的老師是太尉?
網友不知道郎中是什么,但是知道太尉的權利啊,全國最高軍事長官,王朗竟然還有這樣的背景?
鄒哥眉頭一挑,立刻反駁道:“網友們,你們要知道,王朗的老師是太尉,而那時候東漢正是最混亂的桓靈二帝的時期,要給他在朝廷里弄一個官當很難嗎?王朗賜官就更好解釋了,因為他在朝廷里的靠山倒了,害怕被清算,所以打著服喪的名義辭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