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排排或坐著或站著,南黍點了下屏幕,視頻開始播放,最先浮現的,是一段話——
“中國的老百姓歷來都怕妖魔鬼怪,所以有貼門神的習慣,幾乎家家都貼,款式也不一而同,但門神的主要人物是固定的,也就是關羽、秦叔寶那一撥人。上千年來也就這么幾個,畢竟要成為形象代言人要求太高,不但要能打,長得還得有特點。”
“而海瑞先生,也加入了這個光輝的隊伍,成為門神部隊的最后一名成員(此后再無編制)。”
“這是一個前有古人,后無來者的榮譽。”
這一段話的署名自非亭午夜分,來源于李景看過的《明朝那些事》,略微做了一些改編。南黍工作室里的人都是翻來覆去把《大明1566》看了好幾遍的人,看著這一段話自然有著別樣的感觸。
一個人,一個文官,要做出什么事,才能和關羽、秦叔寶等人一起,被并列為門神?明明就是一段大白話,在場的所有人卻從中讀出了一種莫名悲壯的感覺。
“這么說,先生是贊成我上書了?”
“我可沒說贊成,你既已決心上書舍身成仁,我擋不住你,誰也擋不住你。”
這是畫面的開場。
海瑞決心上未來被后世稱為天下第一疏的《治安疏》,提前準備后事,將老母妻小托付給了作為好友的李時珍,還在棺材鋪里準備好了棺材,以示決心。
“臣,戶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謹奏;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職,求萬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萬物之主也。惟其為天下臣民萬物之主,責任至重。臣工盡言,而君道斯稱矣。臣受國厚恩矣,請執有犯無隱之義,披瀝肝膽為陛下言之。”
隨后是一段鼓點BGM,配合經過特殊處理的海瑞念《治安疏》的聲音,說不上踩點,但是聽在人耳朵里,就有一種莫名振奮人心的感覺。
“帥啊!”
“牛逼!”
“光這個開頭,我就服了!”
“人家好歹是鬼畜王,有兩把刷子的!”
“又是原創的BGM,網上沒有搜到,我靠,這個人,以前專業作曲的吧。”
“別吵了,繼續看。”
只看到陳老師扮演的嘉靖帝,一揮衣袖,一枚做工粗糙的特效藥丸飛了出來,上面用宋體加粗加黑的寫著四個大字——大明藥王!
“藥王?啥意思?”
“我也不懂啊,藥王不是李時珍么?”
“是想說海瑞對于大明朝而言是李時珍?”
南黍想起李景的解釋,搖了搖頭。
“都不是,你們連起來念,忘掉藥王兩個字。”
“大明藥王?”
“大明藥王,大明藥王,大明要亡?!”
“我靠,這是個諧音?!大明要亡!”
這個世界還沒出現諧音梗,而李景這個諧音梗,讓整個南黍辦公室感覺格外的新奇。
能火!
這是這一刻整個南黍團隊的人心里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