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時,其體內自成一番天地,便不再依賴外界,才可完全摒棄對吃食的需求。
天地茫茫,且大無邊,從域內去到妖域,此去不僅路途遙遠,困難重重,經歷的艱險亦不會少,丈天涯若想單憑自己一人前行,并沒有十足的把握能走到。需找到一些志同道合,能夠彼此信任的同路人,方才有把握到達妖域。
姚范便是其心中首選。若姚范能與之同行,路上有人照應,成功的機會便大了很多。更何況其處事冷靜,不像自己毛毛躁躁,兩相互補,更不容易產生嫌隙。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丈天涯并未言明,其也是看在姚范的青巖宗有太上長老在域外修行,若真遇上難事,可向其尋得庇護,相信其看在姚范為同門晚輩的情況下,會出手阻擋和幫襯一二,絕不會借言推脫。
丈天涯還向姚范說明,希望帶上肖遙一同前去,在路上幫其種植靈根,使其入途,一路悉心教導,到了妖域之后一同刻骨,將之培養成才。
遂,丈天涯將其所知的全部告訴姚范,希望其能與自己一起去到妖域,完成此法。他相信,姚范是不會拒絕的,亦無法拒絕。
姚范認真的聽完丈天涯所思所想后,舉棋不定,緊張的思索了很久,不斷的權衡利弊,待丈天涯將新開封的一整壇酒都喝得見底,許久之后,終于鼓足勇氣,同意了丈天涯的想法。
連丈天涯想多藏匿滅殺蠻兵后,從其身上掠奪寶物的想法,也一并同意,毫無討價還價的打算。雖然不愿,但也無法。
畢竟此去前路茫茫,生死未知,若不做足準備,行到半路出了差錯,那便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只要財不露白,能有更多的財貨,寶物防身,方能使崎嶇變為坦途。
只是姚范拒絕了丈天涯想帶著肖遙一同去的想法,此去千難萬難,萬一路途遇到大難,兩人自己能否逃脫都無定數,肖遙必定無法逃過此劫。其寧愿自己與丈天涯先去探路,若尋得之后,突破入勢境,躍升到入魂境,甚至更高境界之后,再帶著肖遙去到妖域刻骨也不遲。想來那時,再重走一遍當年路,會少了太多的麻煩。
丈天涯見姚范態度強硬,也不再堅持,想了想,覺得不無道理,便答應了下來。
為了將姚范徹底的將自己捆綁在一起,丈天涯取出三團玄絲交予姚范,然后告知每人四團,剩下的將存于肖遙手中,作為見師禮,姚范欣然應允。
見計定,二人擊掌為盟,定下誓約,便不再聊此話題,暢快的大吃大喝了起來。
姚范更是精神百倍,仿若年輕了不少。一連干了三大壇浮生半日閑,依然不見酒醉,反而酒興大起,不斷的與丈天涯舉杯痛飲,亦去到眾修士那里,豪干不止。直到傍晚,雙眼方才出現迷離之狀,未過多久,便倒地酣睡不起,伴著笑意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