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話,也讓小雨產生了反思......確實,從人倫綱常上來講,這店老板可以說是連畜生也不如了。但天魂之火依舊燃燃,說明什么呢?
說明天良善惡和道德標準并非完全一致?只要不傷害別人,不是被逼的,自己愿意“賣”,就不算喪天良?這倒是也有一定道理,因為很多風塵女子其實心地很善良的,她的家人也不見得就是壞人。關于這天魂之學,以后還得多研究研究......
這幾天伙伴們在五龍潭養精蓄銳,體力和精神都得到了極大的恢復,閑的流油,正愁沒地兒發泄呢。小雨也獲得了地煞戰袍,可以說武裝到了牙齒,正是大干一場的好時候。故而眾人商議好,今夜亥時就讓紙鼠先去刺史府摸底,弄清楚情況后,最好能連夜就把他給做掉,為民除害!
一般而言,古代社會天黑之后,除了特別繁華的京師,基本上家家打烊,戶戶收攤,老百姓都掩門閉戶,入寢休息了。
這個時代沒有電,蠟燭燈盞又是特別昂貴的東西,不是一般人能消受的起的。想想現代社會城中半夜突然斷電的情形,那才是常態。尤其是在這兵荒馬亂的年月,更是城中宵禁,兵勇巡邏,實難和“熱鬧”倆字掛上鉤。
但汾州城的情況截然不同,似乎夜生活才剛剛開始,家家戶戶燈盞高懸,宛如正月十五鬧花燈,吆喝聲,吵鬧聲,喧笑聲,扯淡聲,較之白天更甚!
城門也不關閉,更無宵禁一說,來來往往的客商旅者自由出入,甚至人流量比白天的時候更多,也更雜!紙老鼠穿街過巷間,甚至還看到了一些山賊土匪打扮的人進城里玩。
偌大的汾州城,幾乎根本不用維持秩序,更沒有張景箓那般的尸兵護衛,著實令小雨感到納悶兒。這么“富庶”的一個“錢罐子”,盧刺史是靠什么手段維持治安的呢?
不用專門去找刺史府,火光熠熠,飄飄裊裊,飛向天際的孔明燈,已經清晰的標記了刺史府的位置。那些進城來游玩的旅客們,都會先到刺史府前來參拜,討財運,撒銅錢,燃放孔明燈。城中最亮的地方,正是刺史府的所在。
當紙鼠來到刺史府前觀摩時,小雨和伙伴們亦是“大開眼界”,但見這汾州城的刺史府,真是太有特色了!其沒有修建在正街上,而是坐落于一片空曠的廣場空地前,大門正對著城南的城門。四周高墻,皆被極富園林特色的假山池塘圍繞著,連接府內府外的,是東南西北四座漢白玉石橋。
給人的感覺,整個刺史府,就像是修建在汾州城里迷你版的“城中城”,還有池塘做護城河......
雖然能看得出,其在風水上頗下了一番功夫,極為講究!但這個位置卻讓小雨感到很“不吉利”,因為在潞陽,對應的坐標是城南監獄的所在!
在刺史府正門前的池塘里,有一尊盧刺史的漢白玉雕像“巍峨矗立”,連上底座的高度,總有五米多高。來城里游玩的客人們,紛紛跪拜在盧刺史雕像前,三拜九叩,神態動作極為虔誠......除了燃放孔明燈外,人們還往池塘里撒銅錢,一枚兩枚的,“噼里啪啦”像雨點一樣,絡繹不絕。
此番情景,倒是讓小雨聯想起來,以前和同學們去晉祠游玩的時候,人們往池塘中石龜的背殼上扔硬幣,著實是一番詭異的意趣!
再說這盧刺史雕像刻畫的形象,清瘦高挑,矍鑠俊朗,兩目深邃,表情嚴肅,一身士大夫的穿著,挺像李時珍的,一只手里捧著算盤,另一只手里拿著毛筆,儼然一副賬房先生的模樣。
人們都說他是財神,可是跟傳統文化中那些財神的造型卻大相徑庭,真正的財神,不是應該都捧著元寶如意嗎?
這地方熙熙攘攘,吵吵鬧鬧,倒不是小販們在吆喝叫喚,而是新來的這些游客里,人們議論紛紛,絮絮叨叨,說啥的都有,大半夜的,卻給人感覺像是在逛廟會。
紙鼠在人群中穿梭行進,卻也從他們的話語里,聽來了一些“耐人尋味”的信息......
正門人太多,不適合闖進去,待紙鼠轉移到北門,想從后面鉆進刺史府時,突然......人群中,一個熟悉的身影,瞬間把小雨和伙伴們的注意力都吸引了過去!
待看清確認時,大家都是唏噓咂舌,誰也沒想到,這家伙居然會出現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