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軍隊中,主將最頭疼的一件事,不是糧草不濟,亦非敵眾我寡,大軍壓境!而是“夜嘯炸營”!
所謂“夜嘯”指的是夜晚大家睡的好好的,突然一個人大喊大叫,其他人也跟著鬧騰了起來,就像是村子里的狗一樣,有一個帶頭的,全村的狗跟著叫!
大家也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兒,可能是敵軍偷襲營寨?亦或者說有什么重大自然災害?人們在情急之下,處于本能的自保,手持兵刃,亂砍一通,自相殘殺,瞬間整個軍營就會亂成一鍋粥!
擱在現代人的角度,似乎無法理解,但這種事在古代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軍中最忌諱這一點,如果發現有人夜晚偷偷的哭泣,直接就會把他砍了!《三國演義》中,袁紹為什么會斬殺一個晚上偷偷啼哭的近衛老兵,說亂我軍心者,格殺勿論,可不僅僅是因為怕影響士氣那么簡單,這里面深有一層含義!
造成如此夜嘯炸營的原因,無外乎兩點,一個是視力的問題,另外就是紀律的問題!
古代不比現代,現代社會萬一發生了什么異動,把燈打開,或者拿手電照一下,都可以弄清楚情況,不至于造成恐慌。古代的軍營中哪有什么照明設施?縱然有亮子油松,燈球火把,但這些都是寶貴的軍械資源,用于特殊軍事行動用的,焉能胡亂使用?一點點一晚上......
十幾萬大軍,安營扎寨,一堆一堆的,都給點上燈球火把,再強盛的王朝也不可能這么敗家!所以,真正古代軍營夜晚的情形和縣城里的大停電是一樣的。即使有火光點亮,那也是極個別的區域!
像是電視劇里演的,探照燈一打,啥也能看得清清楚楚,那是為了“影視”的效果罷了,總不至于讓觀眾們倆眼抓瞎。
光源是一方面,還有一層,古代人缺乏維生素A,這東西在動物內臟里比較富集,誰能吃得起?所以到了夜晚,基本上都是夜盲癥,全是“瞎子”!人在混亂的情況下,也鬧不清啥情況,處于自保,自然手持武器的揮刀亂砍!
另外,由于古代的軍隊,紀律松散,兵源都是從各地抽調來的,方言也不通。古代的人口,不像現在這么稠密,想積聚十幾萬大軍,那肯定得哪兒的人都有,在這種情況下,你在那里叫喚,他也聽不懂啥意思!畢竟這些兵以前都是農民,也不當官,不用學官話。
其實,也不要說古代社會,在解放戰爭時期,淮海戰役,孫元良兵團從陳官莊突圍出四萬多人,行至蕭縣宿營,遭解放軍小部隊夜襲,引發夜嘯炸營,最后孫元良的身邊.....就只剩下了400人了。
所以,在古代的兵家中,四面放“楚歌”,夜襲別人,如果對方沒有準備的話,那真是非常具有殺傷力的!幾十萬大軍可以頃刻間灰飛煙滅!曹操當年在宛城,劉備當年在夷陵,都是這般的慘敗!
結果現在,自從上月初五,第一個士兵發“瘋病”后,接二連三的有人跟他一樣,先是極其亢奮,然后各種作死,甚至拿刀子自殘!
這要是發生在白天,倒也沒什么,大家把他弄死燒了就得了,但是在晚上.....那可了不得,引起了好幾次小規模的夜嘯炸營!幸虧陜州這邊沒什么緊迫的戰事,大家也知道最近有人發瘋病,有了點心理準備,不然的話,后果無法想象!
但盡管如此!士兵們依舊是很害怕,怕死神降臨在自己的頭上,再加上晚上啥也看不見,更是絕望緊張了,所以也就騷亂了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