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狐貍身陷囹圄,一開始想盡一切辦法欲破陣而出,但天策府的鳥人們,明顯比它要高明的多,不管他怎么努力也逃不出去。
之后,這山頭里.....又陸續的投放進來了幾只妖,算是有了獄友,這里面有些是“牲口八道”,兇悍殘忍之輩,進來就要打架的!而有些.....則是性格溫順,可以相互為伴的。
那些暴戾之妖被幾個兄弟合伙干掉后,剩下的這群“同聲同氣”的,也就成了難兄難弟,相互為伴,也正是從它們的口中,老狐貍得知了這所謂天策府妖獄之事!
因為這里面有很多妖,都是從外地逃來的,對天策府捉妖的情況略知一二。原本想的是.....躲進大山里,不與外界接觸,沒想到天策府的鳥人們,直接在秦嶺之中設伏,把妖獄建在了這兒,相當于自投羅網了。
一開始,有伙伴們相陪,雖然“太白山”地界不大,但老狐貍也覺得挺好的,這里雖然不是那么“自由”,但伙伴們“各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他超喜歡和他們在一起......但是待了沒幾個月,缺德的天策府“煉蠱”模式開始了。
有“專人”代表“天庭”出來喊話,三天之內,他們七八個妖相互廝殺,只能活一個,如若不然,就開啟滅門模式,直到剩下最后一個為止!
既然妖牢是天策府修建的,那他們有的是辦法折磨里面的“囚犯”們,或是放火燒山,或是天降雷閃,這群妖們沒辦法,一個個本性中的惡又被激發了出來,原本親如兄弟般的關系,變成了生死仇敵,相互咬成一團!
九十多年了,其間不乏有寧可自殺,也不愿“兄弟反目”的情況,還有很多可歌可泣,愿意同生共死的情形,老狐貍都見怪不怪了,但是天策府可不管你那些,期限一到,直接滅門,只留下一個妖,繼續飼養......
如此這般,一茬接著一茬,老狐貍都麻木了,也漸漸的....和“獄卒”們處好了關系,成了妖獄里的獄霸老油條,總歸是.....每次篩選他都能夠活下來,一是靠實力,二是靠提前知道信息,這家伙也變得冷血殘忍,不像最早先那么多愁善感了。
因為能和“獄卒”對上話,也漸漸的知道了更多的內情.....他知道大唐亡滅了,現在是朱梁的天下,而遍布全國各地的天策府妖獄,也是四分五裂,為各大勢力所瓜分。
其實也不要說妖獄中,人間的監獄也是一樣,一些被判十年二十年,甚至終身監禁的人,慢慢的也和獄卒處好關系了,沒事閑扯瞎聊。哪怕它們就算是被取膽汁的“熊”,相當于奴隸,也和“主人”之間,形成了一種默契共生的關系。
主人會定期給它們投放一些“愛吃”的食物,然后它們再提供“妖元”反饋給主人......互惠互利,也不耽誤它們修煉。并且隨著年頭的越來越長,把它們也當成了珍惜的“人才”去重視,以為寶貴的資產。故而長此以往,這老狐貍雖然身處妖獄中,但也知曉天下事。
大唐亡滅后,也不要說天策府的“資產”被瓜分,為各大藩鎮節度使勢力所擁有,就是朱梁內部,也是相互勾心斗角,你爭我奪,其中以博郢之爭最為尖銳!
整個秦嶺七大妖獄,還有長安,關中一代,全都是梁國的地盤,歧國只擁有三秦之地的一半江山,連國都都在最西邊的鳳翔,老狐貍這群妖,也都成了大梁的“子民”,但是由于博王和郢王之間的矛盾,勢力范圍被重新劃分,以函谷關為界,函谷關以東的妖獄,歸博王朱友文所有,而函谷關以西的妖獄,乃至長安,秦嶺妖獄,則歸郢王朱友珪管轄!
其實這么說,不是很恰當,準確而言,應該是函谷關以西歸朱友珪,而函谷關以東,則歸大梁官方,朱梁皇帝只信任自己的養子朱友文,十分討厭自己的親生兒子朱友珪,則直接讓其戍邊,去了關西!而朱友文則是代表著朱梁皇帝在管理著梁國境內大部分的妖獄!
說白了,重頭戲主要是有兩個,一個是洛陽妖獄,一個是長安妖獄,這倆一個是前朝京師,一個是前朝東都,都是全國最大的妖獄所在......
當初劃分的時候,原本....老狐貍應該劃歸在郢王旗下的,但是.....博王十分欣賞它,硬是用了三頭厲害的老妖,把他給換了過來,轉獄安置在了宛城,成了博王手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