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那個字仔細研究了一會兒,秦孟瑤忽然雙眸一亮。
“哦,對了,是‘幌’,繡幌花容色儼然。”
秦孟瑤繼續念道:“為逐朝云來此地,因隨暮雨不歸天。”
“眉分初月湖中鑒,香敬鈞風竹上煙。”
“借問……遼人……后面這個字實在不認識,跳過吧,借問遼人?水事,已經秦漢幾千年。”
司楠輕拍起了手掌:“哇喔,孟瑤不虧是二中的大才女啊,只有一個字沒有認出來。”
李哲宇說了句“等等”,連忙掏出手機來查詢了一下這首詩。
“你一共錯了四個字。”
眾人忙湊過了一看,只見完整的詩句是:
臨塘古廟一神仙,繡幌花容色儼然。
為逐朝云來此地,因隨暮雨不歸天。
眉分初月湖中鑒,香散余風竹上煙。(散,被認成了敬;余,被認成了鈞。)
借問邑人沈水事,已經秦漢幾千年。(邑,被認成了遼;沈,則沒有認出來。)
果然是錯了四個字,秦孟瑤有些尷尬地吐了吐舌頭。
“雖然是錯了四個字,不過這首詩總共有八句,能認得這么全,已經算是非常厲害的了。”李哲宇實事求是地說道。
接下來就是唐以沫了。
唐以沫咽了口唾沫,來到第二首詩的面前。
這首總共只有四句,字跡也是一樣的潦草飄逸。
第一句:【春曉憑欄?晴空】。
第五個字感覺很像是一個“野”字,可是【春曉憑欄野晴空】有點說不通。
唐以沫掐著下巴,開始凝神思索了起來。
有什么字潦草之后會和“野”字很像呢?
對了,“望”!
唐以沫頓時就是眉色一舒,連忙念道:“春曉憑欄望晴空。如崖花木亦蔥蘢。人煙遠近秋光里,一塔遙憑上界風。”
李哲宇拿出手機搜索了一下,然后開口說道:“很可惜,錯了兩個字。”
唐以沫抓了抓頭發:“啊,錯了嗎?我看看。”
原來是“如崖花木亦蔥蘢”這句里的“如”應該是“水”,“亦”應該是“愈”,應該是“水崖花木愈蔥蘢”。
李哲宇揉著下巴說道:“其實,我倒覺得你這句要更好,可惜游戲規則是識字,不是作詩。”
秦孟瑤說道:“我八句錯四個,你四句錯兩個,我們倆算是打成平手了。”
唐以沫點頭,表示沒有異議。
接下來就看司楠和李哲宇的了。
司楠的第三首詩,內容是:
【世人貪利復貪榮,來向湖邊始至誠。】
【男子登舟與登陸,把心何不一般行。】
也是認錯了兩個字。
李哲宇要認的則是一首五言律詩,全詩共有八句。
這首詩潦草得非常的厲害,已經幾乎看不出字體原本的形跡,感覺就像是在跟人玩“你畫我猜”的游戲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