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只是早膳,但御膳房的人怎么敢隨隨便便做一些簡單的菜肴呈上來呢。一道雞湯白菜看似簡單,實際上也是費了很大的功夫,熬煮雞湯的原材料就有人參、銀耳、當歸枸杞還有靈芝草。
用來燉湯的老母雞選擇的是純黑羽烏雞,想要讓雞湯清澈透亮不留下烏泱泱的顏色,在處理雞肉的時候也是費了一番手勁的。這道雞湯白菜看上去很像現代的開水白菜,只是這道只要了菜心葉。
酸辣藕片、清炒香菇、以及萵筍絲春卷,羊肉饃饃、脆骨餡兒的灌湯包,以及菠菜粥,哪一樣不是需要廚子們精心烹飪才能有如此色香味俱全的成品呈現到御前的。
我陪著父皇吃了早膳,原本是要起身告退回我自己的永壽宮來著,但他卻出乎我意料的將我留下了。后續大部分時間就是他在批閱奏折,讓我在一旁替他研磨,順道也跟著聽了一耳朵教導。
按說這樣的待遇只有儲君才能享受到,特別是我只是一個破例封王的女兒,他還有好多兒子呢。別說我如今雖然是個親王,實封也在江南富庶之地,可我到底還是半個殘廢,可真是奇怪。
然而父皇似乎沒有覺得不對的地方,我在宣政殿果然是一直待到了申時末才離開。夜幕降臨的時候天空中又飄起了茫茫白雪,寂靜詭秘的后宮之中有一位身居高位四夫人之一的嬪妃病逝了。
連日來隨著皇太子的“遇刺受驚,染風寒”暫時避居東宮,以及后宮淑妃因“失子之痛”而“急火攻心”以致蒼然病逝,整個太極宮都顯得仿佛籠上了一層陰云。淑妃逝世,宮中行小孝。
父皇為了淑妃也是吃了三天的素,半點兒葷腥也未曾沾過,作為晚輩我這個嫡出的璐王也需要給淑妃娘娘守個孝的。時間卻不是太長,滿打滿算二十一天就夠了,慕容瑛和我一樣。
身為皇帝的嫡子嫡女需要守大孝的只有三種人,父皇、母后、祖母。這后宮中就算是四夫人位分上的嬪妃頂天了也只是父皇的貴妾,礙于規矩給足她們面子,讓身為嫡出的皇子皇女守二十一天。
說來也巧得很,便是在淑妃娘娘的靈柩出殯當日發生了一場意外。這個時候本來已經是過年的日子,但今年宮中淑妃去了算是一件大事,各宮殿的后妃們基本上都安安分分的沒敢伸長手邀寵。
太子慕容瑛也在正月十五之后“病愈”,重新出現在眾人面前。所以淑妃出殯這一日,慕容瑛和我都出現在了停放淑妃靈柩的長樂宮芳蕤殿,沒想到的是張貴妃和七公主比我們來得還要早。
意外是在我們的父皇靠近棺槨,準備再看淑妃最后一面的時候發生的。
我這父皇身形高大足有六尺來高,換算成現代人的身高就是一米**到一米九差不多了。他這個身高即使人未完全靠近棺槨,卻也是可以直觀的看到棺槨里陳放的尸身,畢竟他離得也近了。
沒想到的是本應該用以給淑妃含口的那枚玉環,竟然從她口中掉落,從淑妃的口中溢出來好大一股散發著惡臭的液體。芳蕤殿地方雖然大,而且從前還是淑妃的寢殿,但這時候著實讓人吃驚。
當然在父皇發火之前,我們只是看出他臉色變化,并不知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