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姑姑沒有客氣,風華見她為人豪爽,知道在北地生活慣了的女子,都極善飲酒,于是為她斟上酒,兩人邊喝酒邊說話。
酒過三巡,雙方的話就說的深了起來,由風華的這次上京想要考王國書院的伶人館,兩人很自然說到太后對伶人館的重視。
羊姑姑把杯沉吟片刻,低聲對風華說道:“當今陛下初登大寶,對太后至孝,太后重視這次大比,陛下就重視。這次大比選出來的第一名,是有機會成為松鶴先生關門弟子的,你一定要好好準備才是。就算做不了松鶴先生的弟子,大比前十名都有機會成為宮廷樂師,這樣地位就不是普通讀書人可以小覷的了。你若是不覺得我托大,彈唱一曲,我對考試的路數還是很明白的。”
風華眉頭一跳,松鶴先生是震旦國第一樂師,已經超越了國寶級人物的范疇。他已經很多年不收徒弟,能成為他的關門弟子,是所有伶人的夢想。
風華點點頭,他從行囊里取出自己的七弦古琴,他的琴是當年家境很好的時候,父親給他買來娛情娛性的,由于是當玩意兒買的,所以不算很好。
風華將桌子旁邊的小幾收拾出來,擺上自己的琴,且彈且唱:“功名有天命,美好無定姿。云夢未足吞,聊可巢一枝。同時金門士,文學多瑰奇。幞被向淮海,酣放遽爾為。車蓋豈不榮,野馬不受羈。”
他從小就被人夸唱歌好聽,伶人館老師也說他的聲音很適合唱古韻的歌,風華微醺,自然的揉捏了情緒進歌詞,琴聲又添了情志恢弘和沉濤拍岸的感覺。
羊姑姑默默的聽他唱完,輕輕的在臉頰旁無聲的鼓了兩掌,贊道:“你的聲音真干凈,太好聽了。這歌詞也是頭一次聽說,你自己做的?”
風華一愣,這明明是宋朝詩人晁補之的詩,羊姑姑怎么會不知道?可他旋即閉緊了嘴巴,這個世界上哪里有什么宋朝!
他只能含糊其辭的“嗯、嗯”回答羊姑姑的問題,羊姑姑以為他在回答自己的問題,不由得大為贊賞,驚訝的連稱呼都變了:“阿華,你一定會成為最優秀的伶人。只是你這把琴不是太好,我手邊也沒有好琴……”
她思忖片刻,“等大人來了再說吧,我知道大人有一把很好的琴,我替你討來!”
這是表達對風華的贊賞,也有賣弄自己在大人面前有臉的意思,風華雖不愿要別人的東西,卻不便拂了羊姑姑的好意,含糊的表示感謝。
當然這里還有一層意思,贈琴意味著欣賞,羊姑姑的意思,是她認為她家大人,一定會欣賞風華。
風華禮貌的道:“您家大人一定是熟知音律的了。”
羊姑姑自豪的笑道:“說起我家大人,我還真的不知道她不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