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華“哦”了一聲,很好奇的問道:“那個排第一的,上哪里去了?”
如果是旁人問,這個問題就太唐突了,可羊姑姑已經習慣了風華懵懂如孩童的問題,他的舉止里又自帶著做不得假的清純少年氣息,這讓他的傻問題反而顯得很是可愛。
羊姑姑耐心的解釋道:“官運這個東西,不一定落在誰的身上,像五十名的閣老院大長老,雖然成績不如同年,官運卻是最好,如今深得皇帝信任。”
她又想起一事,不屑的冷笑,“世人都說我家大人前程如此錦簇,是因為有十五級這么硬的靠山。像租庸院這么好的差事,如果沒有自己人照應,哪里能輪得到她一個女子?可這些庸人不懂,我家大人是十五級不假,可租庸院的差事是掌管天下錢糧,哪里是有同學照應就可以隨便拿到的?當年大人不眠不休的苦學時,這些說’有后臺’的人都去了哪里?”
風華心悅誠服的點頭:“姑姑說的是,大人的實績,必定太后和皇帝都是看得見的,不然,也不會放心把這么大的攤子交給大人。”
風華的稱贊在羊姑姑這老道人眼里,一看就能看出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羊姑姑更加心花怒放,大包大攬的拍板:“京都封氏祖籍就是巴香國,我們大人最肯照應同鄉,你是我們同鄉,再有我從中說話,大人一定肯關照你。”
風華卻不想這樣,不是他清高,而是他不想按照小說的套路,接受桂卿的這份照應。
他不以為然的說道:“大丈夫當以自己的本事謀求功名,姑姑剛才也說看好我,如今怎么又說讓人照應我的話?不是我不領姑姑的情,實在是覺得如果有人照應,反而讓人覺得我是靠著同鄉加同宗的關系才能考進王國書院……”
羊姑姑不待他這番慷慨激昂的話說完,不耐煩的一揮手打斷他的話頭,語重心長的說道:“人呢,當然要有本事,有了本事,才會有貴人愿意扶持,小樹要發芽,得有人澆水呵護才行啊。”
風華不由得汗顏,自己是不是過于敏感膽小了?羊姑姑覺得他是持才傲物,其實他左防右擋,不過就是怕死罷了!
可事實上他不過是東粟國一個窮小子,靠著別人的資助自己才能上京。不名一文靠姐姐洗衣服養活的人,有什么資格拒絕別人的幫助?風華不由得羞愧,酒勁也下去了許多。他鄭重的站起身來,向羊姑姑作揖道謝。
羊姑姑喜他懂事聽勸,拉著他坐下兩人說話繼續聊天,轉眼間天亮了,羊姑姑告辭去做一些迎大人的準備,風華閑來無事,上街轉了轉,買了幾本書和新出的琴譜,又轉回客棧來。
等到了天黑,羊姑姑又轉回客棧來,風華讓伙計準備了同樣的四個小涼碟加一個火鍋,只是這次換了羊肉,兩人在燈下小酌。
“下午總算辦了一件大事。”羊姑姑有一搭沒一搭的說道,“把大人南下的船都雇好了。大人來了以后,要住在那邊院子,恐怕要見很多客人,等她有空閑了,我帶你去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