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可以改進灌溉工具,可以發明龍骨車、水轉筒車,提高灌溉效率。
又累、又癢、又臟,實在太辛苦了,讓子嬰真真切切感受農民的艱辛。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種寫照太真實了。
即使很辛苦,子嬰也得堅持著,終于在這里忙夠了半天。
“謝大王!謝丞相!”
臨走前,老婦人衷心感謝。
走出田地,上到路邊,有士兵提著桶,倒水讓大王洗干凈手腳,擦干凈臉。
子嬰穿上鞋,整理好衣服,上馬快速返回。
身癢難受,他要盡快回去好好洗澡。
這天,書房內。
案幾上放著一張布帛,子嬰提筆在上面寫字。
函谷關外的諸侯聯軍,雖然還沒有退兵,幾乎不可能再拿下函谷關。
目前情況穩定下來了,子嬰要循序漸進,有計劃地搞發明創造。
子嬰再思索著,從漢代到近代,有什么物品是自己能夠大體了解相應原理,又能夠在這時代制作出來。
好在在現代時,子嬰對歷史有些興趣,也看過一些歷史類紀錄片,網上查找過一些資料,懂得一些古代發明創造相應原理。
秦國注重技術的運用,有各種各樣的工匠,子嬰不可能親自去搞實驗發明,而是對相應工匠進行理論指導。
布帛上,子嬰連續寫了幾個詞。
造紙術、火藥、印刷術、指南針、曲轅犁、龍骨車、水轉筒車。
子嬰先把要發明創造物品羅列出來,然后再有機會、有步驟地實施。
初級造紙術,東漢時期蔡倫已經發明出來,只要子嬰能對工匠加以指導,工匠制作出來沒問題。
火藥作用甚大,一旦發明出來,必將是殺敵利器。
根據這時代特點,要如何制作出火藥呢?
書房內,子嬰來回踱步,沉思起來,仔細回想著在現代時,通過網絡上查找過的火藥原理、發明過程。
首先是火藥配方,是硫磺、硝石、炭這三種物質,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
火藥發明,是人們長期煉丹、制藥實踐結果。
對了!找煉丹道士,最適合進行原始火藥的研制。
對于有些發明創造,技術沒必要嚴格保密,可在民間廣泛推廣,比如曲轅犁、灌溉工具等等。
有些則必須保密,特別是軍事技術。
火藥技術,屬于超級機密,絕對不能外泄。
在適當時候,找到適當的人,在最嚴格的保密下,進行黑火藥的研發工作。
至于指南針,同樣有明顯的軍事用途,特別是打擊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