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騎兵都勇猛無比,秦騎兵因為有兵器優勢,硬扛了下來。
陽武縣城西南邊五里外,這里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雙方騎兵不斷倒下,失去主人的戰馬亂奔著。
楊武身上又多了三處傷。
秦軍五千騎兵,已剩下不足一半了,卻有不錯的戰績,讓敵軍后續趕上來的騎兵損失慘重。
明明已取得勝利,秦軍已潰敗,卻有這支秦兵阻擋,曹參臉色非常難看,讓弓弩兵出擊。
這名秦騎兵剛擊殺一敵騎兵,有三名弓箭兵靠近十丈距離向他射箭,騎兵中箭倒下。
有些秦騎兵中箭后,還擊殺敵兵才倒下。
敵軍弓弩兵專門找機會射殺騎兵,給秦軍造成不少傷亡。
在敵軍付出大代價后,秦騎兵只剩下不足一千人,仍然死戰不退。
馮勉終于把殘兵都收攏起來,有這段時間緩沖,原本驚懼中的秦兵,終于穩定下來。
見戰況對自身不利,馮勉派人傳令,讓楊武撤下來。
楊武殺出一條血路,回到馮勉這邊。
秦軍弩兵已排好隊列,重新組成作戰陣型,當敵兵沖來時,射箭阻擋。
沖在最前面的敵兵紛紛中箭,一時無法靠近,敵軍暫停攻勢。
馮勉看向楊武,楊武身上有多處受傷,其中一處被劍刺中腹部,幸好被刺得不深,左胳膊同樣被刺了一下。
對于這員勇將,馮勉既佩服又感激,關心道:“楊都尉,身子如何?”
馮勉依然精神抖擻,拍拍胸脯說道:“區區小傷,要不了我的命!”
馮勉道:“要不是你及時趕到,我軍已全軍覆滅,魏軍已取我項上人頭。”
楊武道:“想不到魏軍如此強悍。”
馮勉嘆氣道:“哎!反正我們是敗了,都怪我輕敵大意。”
楊武道:“敵軍兇猛,人數又多,我們無法阻擋,還是先避其鋒芒,派人向陛下和韓將軍稟報。”
馮勉也只好如此了,派出快馬分別前往虎牢關和韓信大營稟報,再下令向西邊撤退,在靠近博浪沙那邊有適合阻擊敵軍的地形。
看著秦軍殘兵撤退,戚宗對曹參道:“曹將軍,末將愿領兵追殺秦賊。”
曹參做出阻止的手勢,說道:“秦軍騎兵抵擋我軍甚久,我軍銳氣已失,秦軍已緩過來,再追擊已占不到便宜。”
未能全殲這支秦軍,曹參大感可惜,他要先整頓好兵馬,再跟南邊配合好,選擇其它出兵時機,把這個捷報,快馬傳遞給張良、李左車。
齊軍快馬入青令關,再從官道疾馳南下,從西橋關入韓地抵達新鄭,雖然兜了半個圈,但路途也不算遠,一路有平坦的官道,可以很快傳遞消息。
根據出發前商議后,在從青令關出擊后,必須向西攻擊滎陽和京縣,一直打到汜水河東岸,才能更有效吸引秦軍北上,為南邊的軍隊創造戰機。
齊軍、趙軍不再追擊,清理戰場,救治傷員,統計傷亡人數。
被砍去左手的孔聚,雖然及時被救下,也流了不少血,差點因流血過多死亡。
曹參來到營地看望孔聚。
此時的孔聚,臉色蒼白,神情痛苦,剛剛由醫官救治包扎好。
曹參贊賞道:“孔將軍,這一戰,你打得很好!立下大功,陛下知道了必定高興,你是齊國大英雄。”
孔聚問道:“曹將軍,那些秦賊可否有全殲?”
他被砍去一只手后,立即被送到青令關后救治,不知之后的情況。
曹參搖搖頭,把之后的戰況說出來。
孔聚一副可惜之色,說道:“只可惜,未能把那些秦賊全殺了!”
曹參又再安慰他幾句,讓他安心養傷。
統計結果出來了,共戰死一萬四千余人,有一半是被秦軍騎兵所殺。
齊軍、趙軍少數留在青令關內營地,大部分在陽武周邊安營扎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