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八百萬人口中,成年男人比例仍然不高,年滿十七歲兵役人口為六十九萬,十五、十六歲兩個年齡段男丁十九萬。
其中,修建褒水渠期間被教化的男丁八萬,已經像正常秦人那般勞作,可隨時征召從軍。
在攻韓之戰中被俘、投降的韓兵九萬余人,大部分家在三川郡、潁川郡,一年后會轉為正常兵役人口。
在糧食儲存方面,內史區存量最高,其次是蜀郡,三川郡和潁川郡還沒有向當地百姓收稅,倉庫中只有中央調撥的存糧。
兩個郡即使免除賦稅,當地官吏仍然要統計糧食收成情況,三川郡上年度糧食收成接近了正常年份。
受到戰爭影響,去年潁川郡是在第一季糧食受影響很大,秦軍全面掌控潁川郡后,第二季莊稼收成才接近正常年份。
因為免賦稅和訓導部工作,新收復的兩個郡,大多數百姓已接受被秦國管治,認可了自身是秦人。
修建褒水渠帶來的收益已經顯現出來,去年漢中郡的糧食產量,比以往正常年份增加了二點五倍。
子嬰和兩個臣子看到統計數據,都喜不勝喜。
在治安方面,有些被秦軍擊潰的韓兵不愿投降,淪為草寇,劫掠百姓,襲擊秦軍或官吏,當地官府一直高壓打擊,又有駐軍協助,多次進山剿匪,形勢好轉比較快。
子嬰最關注的是最新收復的潁川郡,當地百姓由韓人向秦人的轉變,以及一些列制度的變革。
貨幣、度量衡、文字,得以重新恢復,由于措施得當,這一系列的轉變,沒有引起社會太大的震動。
在這次上計考核中,蜀郡的涪縣、南海郡的博羅縣做得最差。
鄒離道:“陛下,這兩個縣還企圖作假。”
不僅各郡縣要上呈統計本,御史大夫派駐個郡縣的監察史同樣要向御史大夫匯報年度工作。
御史大夫騰其,對上年度各地監察情況統計本,上呈給了皇帝。
鄒離翻開本子其中兩頁,子嬰拿起一看,這兩個縣的縣令,企圖在統計數字上造假,被監察史發現糾正。
子嬰有些生氣,說道:“工作做不好就罷了,還企圖造假!把這兩個貶到鄉里做鄉嗇夫,要是還做不好,直接貶為庶民。”
陳平領命,立即辦理相關手續。
各級官員有做得差的,自然有做得好的,三川郡、潁川郡、隴西郡這三個郡郡守的政績都不錯,會在適當的時候晉升。
三人都忙于政事,時間在不知不覺過去。
天黑后,子嬰問了一下時間。
“陛下,現剛過戌時。”
居然是晚上七點了,子嬰對兩人道:“時候不早了,兩位卿家先回去。”
就算事情還沒有忙完,他也不希望兩個臣子加班到太晚。
鄒離道:“陛下,國事要緊,陛下還沒歇息,臣遲些回去也無妨。”
子嬰扳著臉,嚴肅道:“這是朕的旨意,命令你們兩人回家。”
陳平、鄒離知道皇帝是為自己好,既然皇帝這么說,只好回去了。
兩個臣子離去后,子嬰并沒有歇息,留在書房批閱奏章。
鄒離回到家中后,夫人主動迎上,說道:“良人,治粟內史衙門的馮大人來找你,他酉時三刻便來了,一直等著。”
居然是淑妃的弟弟來找,還等了近一個時辰,鄒離十分意外。
在平常,秦國官吏是酉時兩刻下班,因為事情多,鄒離在戌時兩刻才回到家。
正堂,馮隆正坐在這里。
他見鄒離到來,起身作揖,滿懷笑意道:“鄒大人,總算等到你了。”
鄒離一揖,面無表情道:“不知馮大人所來何事?”
對于馮隆到來,他是抱著謹慎的態度。
一來,他跟馮隆沒有什么往來;二來,馮隆是淑妃弟弟,身份特殊。
馮隆道:“鄒大人乃有才之士,深得陛下器重,我仰慕已久,跟馮大人好好敘敘,交個朋友。”
鄒離不好立即逐客,在主人位置上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