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后,軍令傳達到軍中各級,齊軍、趙軍開始行動了。
兩軍提前制作好的大量船只被搬了出來,由馬車搭載著來到黃河南岸,士兵們小心翼翼地把船只放入河面上。
等運送過來的船只達到一定數量后,齊軍開始渡河了。
曹參、趙豐都一直在岸邊指揮著,他們有些緊張,只要還沒渡河,誰也無法料定絕對不會有意外。
所幸的是,整天晚上都很順利。
清晨時分,渡河的兵馬已有三萬余人,曹參和趙豐亦坐船來到黃河北岸,隨后,曹參派出騎兵在周邊巡邏。
不久后,騎兵來報,在數里外發現了秦軍斥候,秦軍發現趙軍后,匆忙向北撤退。
齊軍三十萬、趙軍十二萬,如此多的軍隊渡河,以及運送相應的糧草輜重,不是短時間便能辦到。
在這時期,人類還暫時沒有能力,在諸如黃河、長江這樣的大河搭建橋梁,只有船只渡河,要運送人員和物資,需要數天時間才能完成。
曹參讓騎兵先渡河。
中午時分,三萬齊軍騎兵、兩萬趙軍騎兵,聚集在在黃河北岸。
曹參再次把主要武將們召集起來,分配任務。
曹參道:“趙國東邊地勢平坦,有利于騎兵行動。既然秦軍兵力空虛,我們應當派騎兵快速行動,迅速北上,直插邯鄲,給予秦軍震懾。”
趙豐道:“趙軍將會有兩萬騎兵,跟齊軍一起火速北上。由我親自率趙軍步卒,重新收復、接管邯鄲郡各縣、鄉。”
他認為,趙地百姓一定會歡迎趙軍回來。
之前秦國朝廷宣布,免除趙地百姓一年賦稅徭役,得到了一些百姓歡迎,趙豐也打算這么做,免除一年賦稅。
要是免除賦稅,就算趙國復國,趙豐照樣有一年多沒有賦稅收入,對于這個問題,他曾經跟劉邦、蕭何商議過,齊國愿意糧草支援,幫助趙國支撐一段時間。
對于齊國的幫助,趙豐十分感謝,口口聲聲說,趙國和齊國,永遠為兄弟之邦。
劉邦才不會這么無私,幫助趙國就是幫助齊國,有實質性的需要才會這么做。
不久后,齊軍和趙軍騎兵共五萬人,一同北上。
齊軍領兵武將為傅寬、副將靳歙,趙軍領兵武將為戚宗。
除了騎兵要火速北上,步卒亦要跟進,由樊噲樊噲、王吸率領八萬步卒,明天一早出發北上。
趙豐要做的,不是尋找秦軍決戰,而是分出一部分士兵,到邯鄲郡東南邊個縣、鄉、村,告之當地百姓:趙軍已經回來了,趙國復國,當地重新歸于趙國治下。
不久后,潛伏在太行山上的王元,收到了敵軍悄悄渡河北上的報告,他沒有任何慌張,一切都按照原計劃行事。
————————
經過長途跋涉,鄒離和使團成員,風塵仆仆趕到了月氏城,鐵木爾出來城門迎接使團的到來。
一番寒暄后,鐵木爾帶使團入城,安排在驛站居住。
第二天,月氏王阿骨兀正式接見鄒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