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劍開啟超級洞察術,進行歸納總結。
“年齡?“
“30歲左右。”
“身高?”
“約170厘米。”
“身型體重?”
“身材偏瘦,體重約50公斤。”
“頭型?”
“平頭。”
“臉型?”
“長臉。”
“眉毛?”
“濃眉。”
“鼻子?”
“鼻頭飽滿。”
岳劍看出歹徒的暴行激怒了群眾,使這三名群眾主動參與追趕歹徒,而且曾和歹徒近距離接觸,記憶是真實的和鮮活的。
岳劍仔細體會乘車歹徒的相貌特征。
“這名歹徒的主要相貌特征是平頭,長臉,身材偏,稍瘦。”
突出眼部、鼻部、嘴部的形狀和結構,進行統一調整,使其相貌符合20多歲年輕人的特征。
他從人像資料庫里找出與上述特征相類似的十幾張人像圖片,分別讓三人辨認。
“請找出類似乘車歹徒的圖片。”
三名目擊者不約而同地挑選出了同一張圖片。
岳劍很快進入提煉相貌特征、刻畫神態的環節。
“兩像對比,果然是鐘前喜!”
“這家伙罪案累累,隱藏得夠深!”
“馬上組織突審,做好較量準備!”
……
刑警隊多功能審訊室。
“鐘前喜,7月19日你在哪里?你干過什么事?“
“那天我在網吧上網,沒干什么呀?“
“有誰可以做證?”
“譚鵬,他和我一起。”
“一整天上網,包括下午和晚上?”
“是的。“
“7月18日晚上在哪里?“
“也在網吧上網,哦,就是天橋邊的鵬達網吧。“
“和誰在一起?上了多長時間網?”
“也是譚鵬,上了一個晚上。”
“那兩天有沒有去過天寶南街?”
“沒有,絕對沒有!”
“鐘前喜,你還要狡辯嗎?譚鵬己招供了,那兩天晚上你離開過網吧!”
鐘前喜眼露慌亂之神,額頭冒汗。
“你邀他去搞點錢,但他剛好患上感冒沒興趣去,你讓他做偽證,證明在一起!”
鐘前喜見岳劍亮出筆錄和辨認證據,知道自已已經暴露,便不再抵賴。
“唉,我交待。7月19日下午我干過飛車搶劫案,將一女子拖傷,……”
“你的同伙是誰?”
“他叫黃志華,現年28歲,潭水市人,……”
“請配合我們畫像!”
“好吧,你們怎么說我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