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專案組民警先后走訪調查了6000余人,獲取案件線索20余條,但均被一一查否。
案件偵破工作一時陷入僵局。
針對此情,曹松與岳劍及時召開案情分析會,集思廣益,尋找案件的突破口。
在總結前段工作的基礎上,認為在堅持摸排工作的同時,應有效擴大工作范圍,及時查找尸源。
專案組先后在《寧州晚報》、《寧州都市報》等報刊上刊登認尸公告,并在寧州電視臺《寧州警訊》上發布懸賞通告。
同時,組織有關人員在江北的5個區張貼公告4000余份,以充分發動群眾,廣辟線索來源。
面對毫無頭緒的“無頭”案,專案組民警常駐寧華所,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主動放棄休息,夜以繼日的開展工作,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誓破此案,努力實踐“命案必破”的目標。
大量的調查摸排工作是單調枯燥的,但肖光明、平農等刑警并未感到厭煩,而是認真細致地走訪每一個人,深入查證每一條線索。
在工作陷入僵局的情況下,專案組民警也從不輕言放棄,而是堅定信心,迎難而上,按照既定工作部署扎實工作。
在偵破此案的日夜里,專案組民警常常工作到凌晨二、三點鐘,但每個民警都毫無怨言。
2月3日上午,石城市城西鎮居民呂巨貴見報后,與專案組民警取得聯系,稱:其妻周秀娟(女,38歲,石城人)于1月上旬離家后一直未歸。
獲此線索后,細心的平農敏銳的感覺到向的失蹤很可能與此案有關,迅速匯報岳劍,后趕赴石城。
2月5日,孫澤帶隊分別提取了周秀娟子女呂大明和呂煥雪的血樣作DNA鑒定,并認定同一。
同時,中心現場周邊的摸排工作也取得了明顯進展。
有群眾反映:“租住在電力村10號的石城人黃義軍于案發前突然搬家,且其臉上有抓痕。”
至此,案情有了重大突破。
在明確死者身份后,分局迅速組織精干力量趕赴石城,圍繞周秀娟的社會關系開展工作。
岳劍向曹松匯報道:“經過調查,很快發現黃義軍系周秀娟姐夫,且兩人平時關系曖昧,曾因經濟問題發生過矛盾。
而且黃義軍于案發后不久多次搬家,有重大作案嫌疑。”
對此,曹松指令專案組一方面組織力量,積極查找黃義軍的下落。
另一方面,對黃義軍在寧華街電力村14號的租住處進行勘查。
經對現場提取的血跡進行鑒定,確定該處為殺人案的第一現場。
種種跡象表明,黃義軍的作案嫌疑不斷上升。
岳劍向曹松建議道:“為盡快摸清黃義軍的下落,專案組務必加大對黃義軍的家人的審查力度。”
很快,肖光明匯報好消息:“岳隊,案發后黃義軍于1月底前往紳州其女兒黃先琴打工處躲避風頭!”
2月8日晚,岳劍帶領專案組民警連夜飛赴紳州進行追抓。
在紳州警方的大力配合下,專案組民警進行連續36個小時艱苦排查守候。
10日晚7時,岳劍與上官爭、孟寬組成三人戰術小組,在紳州市紳寶區得厚鎮一出租屋內將返回住處的犯罪嫌疑人黃義軍抓獲。
經審查,黃義軍對其因經濟問題周秀娟發生矛盾,于1月13日晚將向殺死,并隨后分尸、拋尸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同時,岳劍指揮專案組還將涉嫌包庇的犯罪嫌疑人黃義軍之子黃家沖抓獲。
至此,殺人分尸案經過專案組民警的不懈努力和連續的艱苦偵查,終于成功告破。
“叮!宿主破獲一起殺人案,完成任務獎勵正義值2500點,根據深挖帶破案件情況獎勵相應技能道具。是否現在接受?”
“接受!”
……